那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小故事,虽然现在这类小故事很泛滥,但我还是觉得有股莫名的感动。
我应该庆幸,在信息洪流时代,自己还能保持那一份敏感的心。
哈哈,不要脸。
小故事是这样的:一位爷爷骑三轮车蹭了路边停的一辆路虎,正愁眉苦脸不知所措,来了一个彪形大汉,问:陪得起么?
老头:赔不起。
大汉:赔不起还不赶紧跑,等人家来找你啊!
老头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这时,彪形大汉拿出车钥匙,开着路虎走了。
小故事配的感悟我也照搬过来:人的一生当中,最大的炫耀,不是你的财富,也不是你的精明,更不是你的手段。而是一种简单的理解和体谅。
没有一颗善良的心,拜再多的佛也没用。
恰好,最近两天在看稻盛和夫的《活法》,书的开篇就是稻盛和夫追问在当下混乱时代下,人生的意义何在。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不安宁的时代,世道混迷,看不清前途。物质丰富,精神却空虚。只要努力,什么都能得到,什么都能做成,但人们却消极悲观。
这种压抑的大氛围,是由于很多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迷失了方向。稻盛先生第一个问题就是:人活着为了什么?
或者说,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这不是虚无缥缈的思考人生,因为稻盛先生是世界级的企业家。所以,在书的一开头,稻盛先生就回答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希望向看到本书的人树立一种价值观。
即,人生的意义在于提升心性,磨炼灵魂。
看到这个观点,我是很震撼的。
稻盛先生说,人的灵魂可以被磨炼,也可以被污染,人的精神可以变得高尚,也可以变得卑微,这取决于我们的人生态度,就是我们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
这个观点并非我第一次看到,早在前几个月,我在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里看到,关于灵与欲的自问自答。也是在那一篇幅的讨论里,杨绛先生写了段非常经典的句子: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能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想得愈浓烈。
而前段时间刚读完的《平凡的世界》,路遥也借孙少平的口,道出了一个人一生对苦难和劳动的认识。
人活一世,就是为了来锤炼灵魂的。
然而,说灵魂太过虚幻。稻盛先生在书里说了两个个实际的公式。第一个是:人格=性格+哲学。
一个人的性格来源于先天,难以改变甚至无法改变,对这一点我是有很深的体会——这些年我一直在努力改掉我含蓄内敛的性格,当然,也可以说是闷骚的性格。
本性难移,但哲学却是我们后天形成的。对于稻盛先生而言,所谓的哲学就是一个人对于人生的态度。
所以,先天的性格加上后天的哲学造就了我们的人格——我们人的精神的品格。
第二个公式是: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生活中很多有能力的人,但是因为一个懒字,最终会变得异常平庸。而很多愚笨之人,因为努力和傻傻地坚持,最后却变得优于别人。
所以和能力相比,激情对于一个人而言更为重要。
但这三要素里面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甚至可以说“思维方式”决定了人生的结果。这个词很抽象,也很笼统,它指的是人的心态,人对于人生的态度,也包括前面说的哲学、理念和思想等。
最后,稻盛先生直接说出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包含哪些,这个问题不用想太复杂,用常识判断就可以。比如:积极上进、有同情心、勤奋、知足、不自私等。
正是这些老生常谈的词汇,我们从小听到大的道理,才是绝对不可忽视的真理。我们不仅要用头脑去理解,而且要让它们占据我们的心灵,变成我们的血肉。
这些道理是不是我们经常听到?但作为创立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稻盛先生来说,这些就是他成功的秘诀。
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做一些正确的事,仅仅只需要用我们从小耳熟能详的伦理道德就可以作判断事情的正确与否。
回到开头那个小故事,我想那可能真不是个故事,世上到处都有越富有的人越善良的事件发生。至于是先富了才变得大度包容,还是先有了包容之心才变得富有,这应该是个哲学问题。
但我认为世事都有因果,为富不仁都是伪富。
真正的富足,是对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和对待人生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