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参加了两个公司组织的公益活动,一个是无偿献血;一个是帮助本地一家小学清理墙面,后期公司将雇佣专业人员进行墙体的整体粉刷。参加后与朋友闲聊聊起相关的内容,对于这些事的看法朋友们意见各一。所以就此我也想说说我的看法。
在各种媒体上我们常常听到这么一个词——“慈善公益”事业,其实“慈善”与“公益”是不同的,“慈善”更偏向于物质也就是钱的帮助,所以说富豪阶层们对于慈善事业的贡献要比一般普通老百姓大。
我一直秉持一个观点,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为富不仁”的思想,但实际富豪们对这个世界的贡献要比我们普通老百姓要大的多。在这里不要愤青式的拿出捐献自己收入的多少百分比去比较,没有意义,一块钱起到的社会效用与一千块是有实质的差别的。所以普通人对于慈善更要量力而行,我很反感强行背一个道德的十字架而将自己和家人陷入悲催境地的慈善。比如对于网上那些将自己的全部积蓄拿出来帮助别人而让自己的父母妻儿陷入困境的好人行为,我总觉得很虚伪。
而“公益”呢,它所包含的内容要更丰富的多。也许你只是将自己不需要的衣服和书籍捐献出去,也许你只是为了一个活动唱了一首歌,也许你只是为了一个活动拍了几张照片,甚至你只是将自己家里的废电池投到专门的垃圾箱……
这些对你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这些都是公益事件。只要是去做力所能及对自己生活没有太大影响而对别人和社会有益的事都是公益活动。
那么参加公益的意义是什么。在参加完这两次活动后,与朋友们侃大山时无意中提起,有好心的朋友提醒我这样做没有多大意义,尤其对于无偿献血,说给的献血证以后可能不会承认,并且献血可能对身体带来损害。对此我笑而不反驳。
在我们现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充斥着各种思想和资讯,已经多到我们无法有时间一一辨识,于是一种最简单的生存哲学已经快要成为主流,那就是这样做对我自己有什么看得着的好处或坏处,以此判断做这件事的意义。
我之所以不反驳是自己觉得应该做就去做,我的身体条件允许并且献血后完全没有不适感觉。但是不能去生硬的鼓动别人也去做。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别人的生活让他们自己选择吧!
回到关于无偿献血的事,有一个政策,就是现在无偿献多少,将来自己和家人就能无偿使用多少。从我内心来说,我希望这个补偿永远不要使用,因为那样的话我和我的家人将受到多大的伤害啊!所以做公益就是只为能做而已,不要去追求他的回报。这也是做公益活动需要秉持的一种心态。当不求回报的做一些事时,内心就会少了几分急功近利,时光在那一刻似乎慢了下来,这会让生命穿越时光的脚步走的更加从容,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反而更加清晰。如果硬要给做公益找一个落地的用处。那么也许平凡的生活可以有一种幸福抑或是快乐:那就是别人需要,而我正好拥有并且可以量力而行的给与。
2016.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