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年人的印象中,活泼快乐是多彩童年的表现和特征。但成年人没有看到隐藏其后的爱,这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伴随着创造力的道德之美。
儿童的爱是纯粹的。他的爱是为了领悟世界、融入世界,因为天性教他如此。儿童将汲取的养分消化吸收,化为身体的一部分,供给自己成长。
纵观外界环境我们发现,儿童的爱主要奉献给了成人。成人给予儿童物质上的帮助,儿童则满怀爱意地接受了成长路上的必需之物。在儿童的眼中,成年人是高高在上的,从成年人口中蹦出的词汇,就像从不竭的喷泉中涌出的水花一般,儿童咿咿呀呀地模仿成年人的话语,以构建自己的语言系统。对孩童来说,成年人的话不可违逆,仿佛拥有超自然的魔力。
而成年人用自己的行动向一无所知的儿童展示做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模仿成人的行为意味着儿童开启了自己的生活。成年人的言谈举止吸引着儿童的注意,它甚至转换为一种暗示。渗透在儿童的言谈举正中。因此,儿童对成人的一言一行无比敏感,直到儿童自己也活成了成人的模样。前文中提到过一个小男孩将鞋子放在床单上的例子,这个例子恰到好处地解释了儿童对成年人的服从,以及成年人对儿童的暗示。成年人的话语就像刻在大理石上一般铭记在孩子心间。各位读者可还记得我之前讲过的一个例子,小女孩的妈妈收到了一个装着手绢和喇叭的包裹,此后小女孩只要摸到布料就会嚷着“音乐!”因此,大人在孩子面前说的每个词语都要经过再三考量,因为孩子正如饥似渴地学习说话,而且这种热情轻易不会消减。
天孩子打心底里愿意服从成人的指令。但当成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要求孩子放弃那些推动成长和创造的不可动摇的规则和法令时,孩子便不能从命。这就好比大人在儿童长牙的时候阻止乳牙的萌发。儿童的任性、不听话是一种表象,这种表象的内核是儿童对成人(可惜成人并不理解儿童的想法)的敬爱与创造性冲动之间的摩擦。当儿童发脾气的时候,成年人应当考虑冲突发生的原因,意识到儿童的反抗实际上是为了维护自我成长而必须的自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