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在夜深人静或独自一人时,会对自己的人生开始很多思考。会写下自己很多不足,列出很多计划,但总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床走老路。写下的计划被束之高阁,列出的事项没有行动,到某一天突然翻开时,后悔不已。
今天,就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其中的原因,抛砖引玉,共同进步,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首先,远超能力的计划。猛然一个晚上觉醒,列出大量的计划,规划到每个小时要做的事情,期望自己在睡醒之后,就“大变活人”。能够按照清单上一条一条的落实,从此走上自律之路,踏上人生巅峰。我不说绝对不可能,佛门也有顿悟之说,肯定有这种情况。但也不可能人人都可顿悟,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你用5-10年养成的习惯,期望用5-10小时改过来,难如登天。
其次,鸡汤式的间歇性自虐。列好计划的第二天,热血沸腾,遵照执行。读书、学英语、写日记、锻炼、写工作计划、记账存钱。晚上看着完成的清单,高兴的入睡。三天之后,热情减退,想想记账不着急,明天在说。于是一天少一项,十天之后,再难坚持。过了一个月,发现自己原地踏步,再把计划捡起来执行几天,如此循环往复。这哪是自律,这是自虐,最终白费力气,还使得幼小的改变之心遭受暴击,得不偿失。
最后,没有激励的慢慢长征。一个远大的目标,需要长期的坚持,不可能一蹴而就。就算红军长征,也会分段去走,完成一段或打胜仗,一定有激励和联欢。如通过司法考试,长达10个月的左右的复习时间,坚持一两个月可以,一如既往的坚持就需要时不时来点小惊喜,鼓励自己向前冲刺。
结合以上三点,给出三个建议:
1、计划需要逐步定,比如想自律,先从每一天必前一天早睡15分钟,坚持一周再加入第二个计划,一小步一小步的完成每个小事,最后就会汇总为大事。
2、坚持每天做一点,超出自己的能力或承受的就放一放,晚上写下来总结一下,每天进步一点点,慢慢坚持,改变习惯。相信习惯的力量,把想做的事养成习惯,养成记忆,这样就不用耗费太多的心理能量克制欲望。欲望是本能,如洪水,可疏导不可填堵。
3、大的目标分成小的目标,完成一个小目标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小奖励。大目标完成就给一个大奖励。奖励一定要是自己想了很久又舍不得买来得到的,给自己的改变和成长放放血,无可厚非。每完成一个小目标,激励自己一下,一个一个完成,最终完成那个大目标,人生也在潜移默化的行动中发生着改变。
其实,针对想得多,做的少这个话题,自古至今都有很多讨论。大家可以去搜搜胡适的日记,伟人尚且如此,何况云云众生。自律是反本能的,和天性做斗争,谈何容易。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如果你觉得目前的状态很好,又何必改变,人生很短,到达自己的想去的地方,才够圆满。如果你想去的地方就在眼前,就不必纠结别人眼中的远方,做到不后悔,就是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