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
从电脑白痴到软件折腾小能手,再到主持三维软件培训项目,并受到诸多不明真相学弟学妹的“崇拜”,这段逆袭之路,充满冒险,惊喜,也少不了坎坷。不论你是想学软件的有志青年,还是搬着板凳嗑瓜子的围观群众,读完本文都会让你有所收获。
曾经我是一个电脑弱渣,因为大学以前对电脑的接触很少,高中时上课学编程和多媒体软件对我是极大的煎熬,总是战战兢兢,学得很慢,老是出错,而11门会考中唯有计算机一门拿了B的悲惨教训,更让我深信自己是个电脑白痴。
刚上大学时,我不会给文件夹创建压缩包,不会发礼貌的邮件,不会换系统,不敢拆电脑(因为小时候很多次搞坏计算器、复读机之类的东西)。我上课,我参加学生工作,我想努力改变自己,逐渐学会一些基本技能,却依然觉得庸庸碌碌,每次做自我介绍都是平淡无奇,每次交选拔类表格时特长那一栏都不好意思下笔。平时看到别人用iebook、prezi、会声会影进行展示,总让我感到很惊艳。虽然使用这些软件的同学用略显轻(装)松(逼)的口气对我说:“这个很简单的呀,几分钟就学会了”,但我还是徘徊在软件的门口,没有自信,没有动力踏入。我害怕那个我所不能掌控的世界,我害怕层出不穷的困难会虚耗我的时间。
直到大二下,14年的时候(注意,这小子要开启装逼模式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建筑系同学组队参加结构设计竞赛。当时看到建筑系同学用sketchup进行建模模拟结构,甚感新奇。同学对我说,SU(即sketchup)很简单的,上手很快。于是我在网上搜索教程,开始摸索学习,马上被那种在三维空间中自由操纵对象的快感所吸引。后来下载了很多著名建筑的模型观看,又被深深地震撼了,我的想象力仿佛在对我说:”亲爱的,在看到这些以前我觉得我从未活过。“
--诶,等等啊,一言不合就开挂,你这过渡也太生硬了吧!
--额,好吧,其实真相远比你们想象的复杂!一开始我打开su,对着最基本的直线工具折腾了几十分钟都无法驾驭o(╯□╰)o,挫败感深深折磨着我,差点就要放弃了(嗯,一开始就能顺利使用直线工具的同学可以鄙视我了,一定是上天赐予了你顶呱呱的小脑瓜)。这也怪当时的我搜索信息的能力太差了,百度一番竟然没有找到结果。庆幸的是,当时我坚持着一个好习惯——遇到不会的地方先搁着,过几天再回来解决。如果我当时放弃了,就没有后来这么多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故事啦。
后来隐约得知暑假小学期的创造性设计课程可能会用上SU这个软件,于是暑假期间我就继续学习。做个小台灯,做个单元楼,做个手机……每一步创造的作品都让我兴奋不已。
创造性设计这门课,可以说我掘得的第一桶金。当时是随机分组,但很幸运的是,我和会做动画、视频的室友TT分到了一组。刚一获知分组结果,我就忍不住遐想:我们两联手,十天后可以搞个大新闻!紧接着脑补好莱坞大片中飞船缓缓掠过浩瀚宇宙的画面。后来这十天,建筑建模,三维动画,拍摄剪辑,特效添加……为一个超大的单体建筑建模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涉及许许多多繁琐的工作(实践证明掌握良好的SU技巧可以节约时间,呵护生命),但是我累并快乐着。在全员的努力下,我们组获得了冠军。虽然与意淫的好莱坞质感相距甚远,但这个作品是前所未有的,足够让人耳目一新。
视频观看:《生命之树》
这个荣誉,对我意义非凡,为后面我启动培训项目提供了勇气,而这是当时的我未敢想象的。《生命之树》这个作品,我在后来的很多场合放了很多遍,直到后来有新的作品来替代,因为它实在太好用,可以第一时间吸引大家眼球。
还有一件事是我后来多次提及的。TT在课程开始时还不会做3dsmax动画,他只是说要边学边做。果然他在几天后就交出了让外人觉得非常神奇的模型动画。所以我常用这个例子来激励别人:他可以几天内学会3dsmax动画,你们也有可能实现。
时间继续滴答滴答流转。煎熬的大三、忙碌的学生会工作揭开了序幕,学习和工作上各种事情排山倒海而来。就在这时,主席发短信催促各个部门申报SQTP项目。第一次我没有响应,因为连续几周连轴转下来,疲惫不堪,爱谁报谁报。第二次,官方报名时间都已经截止了,但主席又催了一次,说可以补充报名。
这时我心动了……
其实我心里有个想法已经潜埋了几个星期了——将神奇的三维软件带给更多的同学。在过去的几个月,每当路过的同学看到我在学习软件的时候,都会啧啧称赞一番。但是他们并没有学习的动力。就算有想学的念头,他们也不好意思麻烦我,我也没有合适的“名分”去教他们。期间,我也逐渐意识到这些软件对个人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不论是专业方面还是平时展示、活动比赛),倘若要做培训的话,是有一定市场需求的。一个人捣鼓软件是孤独的,我的小宇宙已经按捺不住了,迫切想带领大家见识软件里面的神奇空间。就像《变形金刚1》中,面对大黄蜂上车的邀请时,女主说:“五十年后,当你回首往事,不会因为不上这辆车而感到后悔吗?”。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错过了很可能就不会再有。
于是心一横,挽起袖子说干就干。就在那几个小时内,我把几个星期来从未认真考虑过的事情构思了一遍,并按照SQTP表格的要求填好材料。不得不说那几个小时很煎熬,因为要把一团模糊的东西梳理成可执行的方案,并写成规范的表格语言。但最终我当晚就上交了。
立项答辩的时候,遇到一个以sketchup学习为主题的小组,顿感不妙,这八成是建筑系同学申请的,今天狭路相逢,看样子我这半吊子是分分钟要被吊打的节奏啊。然而万万没想到,对方(杭宇)竟然也是土木的。后来得知,他是交表前一天在图书馆自习,犹豫申请什么项目好,突然看到书架上有一本sketchup的书,眼前一亮,立马决定申请这个(对,就是这么任性)。不管怎样,我们一拍即合,两个小组开始了携手合作。
于是,项目随着历史的车轮开始缓缓滚动。
后面,软件培训与学习真的花了我大把大把时间,而上课,国创,学生会,卓班的各种大设计和展示,更让我疲于奔命。软件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从最初的SU,到后来的3dsmax,Pr,AE,Vray,再到一些小软件的推广。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不光要教别人“打铁”,还要自己抽空锻炼“打铁”技能。从无到有,不知写了多少推广文案,不知向别人解释了多少遍我们是干嘛的,不知为大家解决了多少技术问题。这个过程,开心并煎熬。每当煎熬的时候,眼前便(强行)浮现当初拖着鼠标对着SU一脸陶醉的样子,并确信最初这份纯粹的感动从未褪淡,便咬咬牙继续前行。
此后关于视频软件的培训也是一大巧合。我常说本培训项目涉及建模,渲染,动画,视频,然而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与视频没有关系,因为我当时处于Pr的初级阶段,不敢妄谈视频,只是粗略说Pr、AE很强大,大家感兴趣去自学呀。还曾有学生会同学因此误以为我视频挺厉害,想让我去做视频培训,眼看牛皮要吹破了,只得赶紧推荐另一位大神去讲。
直到16年4月份出现了转折。当时看到学姐分享用BIG做的建筑方案介绍视频,有酷炫的全息画面,想起来以前知乎上也有BIG的介绍视频,一个人在画面中比划,然后虚拟的大桥就在桌面出现了。下面回答者有解释如何制作,如何让虚拟对象与现实物体在抖动的画面中保持同步,但我当时以为需要专业设备,就没有去实践。看到学姐分享的视频,我心动了,回去仔细阅读了回答者的解释,继续搜索资料,终于发现了实现的具体方法。从此踏入了AE这个大坑,从此拜倒在AK大神的石榴裙下,从此视频成为本培训项目的一个重点。在此后不断探索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做出了一些外行人不明觉厉的作品,吸引更多同学来学习AE。
与AE的相逢,真的是相见恨晚。其实仰慕AE软件很久,但每次看到密密麻麻的教程就望而却步。后来,有幸产生兴趣入坑后,发现AE的功能实在是太强大了,感觉那些上天入地、隔空取物、光剑飞舞、任意穿梭之类的效果简直帅呆了,多看些教程完全是值得的。
最后分享一些感受。
为什么创立这个项目。学软件需要很强的自主性,有人手把手教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作为从电脑白痴走过来的人,我深知入门的艰难,混混沌沌的开头会无限放大心中的畏惧,而学习路上的苦难也容易将人击退,单人作战非常孤独,所以我想为大家提供各类软件入门阶段的指导,并建立一个平台让大家充分交流。
很神奇的一点。我敢于在自身软件水平比较低的时候就创建这个项目,敢于在很多事情尚未成型的时候就说出自己的“宏伟”规划。事后想想自己心真大。所幸那些年吹过的牛逼很多还是实现了,而如今我所走的道路依然是沿着当初的方向。如果等我觉得自己水平够高了,等自己年纪够大了,恐怕就不会有动力去做义务培训了。
一切都是因缘巧合。很多决定都在一念之间。遇到的那些合作伙伴,或许一个按键的距离就会擦肩而过;相见恨晚的那些软件神器,或许一松手就从指缝溜走。感谢一路上的良师益友。没有结构竞赛时遇到队友旺达,我不会有机会去接触三维软件;没有创造性设计的冠军,没有生命之树这个作品,我很难有底气去启动这个项目;而没有大家热切的支持,我也很难坚持做下去。感谢团队同学的辛勤工作,感谢杭宇、吹风、轶凡、璐伟等同学的帮助与支持,也非常期待有更多高手加入我们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