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粒啦啦,我也码了几年字,曾经迷恋过古文的精湛,一字顶一万句,也曾模仿过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笔法,写过《媚狐》鬼故事系列,以锤炼自己的笔力,后来受一篇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的影响,加之本人酷爱《三国演义》《水浒》,就开始练习写古白话文,再后来受金庸《笑傲江湖》的影响,写什么东西都会加入武侠元素,又因为本人生性不受羁绊,又加入了王朔的痞子文风,写了自己的网络中篇小说《网内网外那些事儿》,其点击量也不足两万。
前几年,我仔细阅读了陈秋实的《白鹿塬》,于是重新审视自己的写作风格,认为自己出身乡土,小生虽然来到大城市十几年了,但感觉自己的骨子里还是个农民,即使天天穿梭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之中,还是挂满一头的高粮花儿,认为必须回归本色,脚踏泥土才能写出真正感人的文字,于是开始写自己的长篇小说《全双的婚礼》。
2017年,偶遇简书,一下子就被他的包容、灵活、互动所吸引,于是在工作之余,偶发几篇小文,以满足自己的写作愿望,过过手瘾,解解手痒。然而,我渐渐发现自己精心推敲的文章比如我的《论英雄谁是英雄》却门可罗雀,反而花里胡哨的文章比如《隔壁老王》却门庭若市,再看简书中那些点击量极高的文章无一不是靠题目拉人眼球,仔细阅读其内容和水平真是不敢恭维。
一周前,读了人鱼海堂的《关于写爆文,我有6点心得》,其中介绍了写爆文的几点建议,比如给自己文章起一个夺人眼球的题目,比如多写普遍性的体裁,这些我也赞同,但总觉得,这样一味迎合读者猎奇口味的写作又偏离了我写作的本心。我本无心成为写作大家,我只喜欢那种“我要去洛阳”的写作方式,享受那种文字跳上屏幕的感觉,那一个个文字就像我放飞的蓝精灵,带着我思想和个性,上演一幕幕,即便是演砸了也畅快淋漓,那么叫一个痛快。
前天,读了阳陶的文章,这位女士是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文字优美而不做作,虽然其文章点击率不是很高,当然比我的高多了,但是读她的文章尚能吸取一些营养,起码可以帮助我提高文字的基本功,庆幸在简书上认识了一位语文老师,在这里道一声,阳老师您好!
什么是好文章,记得一位文学大师说过,好文章要看它包涵多少知识,历史、宗教、哲学、自然科学、人性等等,《红楼梦》就是鲜活的例子,那些浮夸的文章终不能长久,最多也不过昙花一现。
写了这么多年,至今,我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文风,如果非要概括一下,就是“杂”,古文的、古白话文的、历史的、穿越的、武侠的、乡情的,我什么都写,我不会太多迎合点击率,我还会本着“我要去洛阳”的写作之路,至于路上会遇到什么事,遇到什么人,起那条路,我本无心计,我还会天马行空,走到哪写到哪,见风写风,遇雨写雨,放飞心灵,绝不羁绊形式,就像许巍一样,唱响自己内心的《蓝莲花》,写给自己。
不过,我还是要感谢简书,我还会留在简书里,不为喝彩,只求谋到一两位同行者,一起浪迹天涯,一起游走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