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晚饭,丈夫随意看到孩子的启蒙卡片书中“卧冰捕鱼”的故事,“用身体化冰捕鱼,怎么可能?”
我听了也基本认可:脱了棉衣,靠身体融化冰来捕鱼,确实不太可能,但是极有可能,这王祥是砸开个冰窟窿,趴在冰上去水里抓鱼,又怕湿了衣服,才脱衣捕鱼,或者冰太厚砸不开,才想法用身体化冰的。
再者,这“卧冰捕鱼”只是现代人根据“卧冰求鲤”的成语典故编撰的有助于儿童理解的小故事,成人自当言说“卧冰求鲤”,这典故最早出自干宝的《搜神记》,后被房玄龄等编撰《晋书》、元代郭居敬《二十四孝》收录。
《晋书》卷三十三 列传第三
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汉谏议大夫吉之后也。祖仁,青州刺史。父融,公府辟不就。
祥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灸,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有丹柰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祥辄抱树而泣。其笃孝纯至如此。
古之圣贤意在强调后母不慈,但天寒地冻,孝子仍赤膊捕鱼,身体痛苦,但精神赤诚,孝感纯善,以至于成语常被解释为“用身体融化冰来捕鱼”,为的是用身体皮囊之苦衬托和对比忠孝诚心和纯善美德,尽管有愚孝之嫌,但这应该当属一种艺术加工和艺术夸张,只有这样让人感觉到切身痛苦,才更具有艺术渲染力和张力,更能召唤人心向善。
“卧冰求鲤”,旨在通过孝子不畏艰难困苦的忠孝行为,唤起良知,引起共鸣,教育人们,而实际情况如何,是孝子剖冰求鱼,还是化冰求鱼,并不是关注的重点和故事本意,当代的聪明人就不要自作聪明,评价古人的愚孝了吧!
后记:
本文刚刚发表,有昊水长天老师指正,“卧冰捕鱼”之说欠妥,有误导之嫌,又议论太过随意,应该从勘误、典故、寓意成文,遂进一步查阅、思考、修文,但水平有限,不知老师再阅,能否点头,赐一“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