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比如仍是某站视频中的男主魏国司徒王朗,在电视剧中王朗被赋予不忠不义之人,与诸葛亮在阵前进行口舌之辩,然后被骂死与马下,被观众称为经典画面,而事实上王朗是一个利国利民的政治局,也为后世留下《周易》、《春秋》等诸经的诠释之作。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而蜀国的魏延是被黑的最惨的,被大部分人认为是叛贼,电视剧中的魏延刚出场就差点被诸葛亮给斩了,到最后哪怕诸葛亮死了也被其用计除去了。其实与小说完全不同,魏延之死与诸葛亮直接并没有多大关系,甚至在刘备死后,被诸葛亮重用,随同诸葛亮北伐,拜凉州刺史,封都亭侯,要知道当时对于异姓封侯可是很大的荣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正史中记载,魏延是带着自己的私家军投靠刘备,为刘备东征西讨而不是如同三国演义中所讲杀了长沙太守救下黄忠投靠刘备,却被诸葛亮认为有反骨,其实这都是三国演义为了神化诸葛亮所做下的铺垫,要知道魏延被刘备重用做了九年汉中太守,在张飞与他的抉择中选择了后者,可见魏延对于蜀国的重要性有多大。不管是正史还是小说,诸葛亮与魏延发生矛盾确实是由第一次出祁山时诸葛亮不肯采用魏延奇出子午谷的谋略,但只是一个矛盾,在北伐中魏延依旧是先锋大将,没有电视剧中所演帐中大将都出,而延却无力可出。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而在小说中唯一描写正确的就是魏延与杨仪的矛盾,而这是真正给魏延带来杀身之祸的原因,杨仪属于文官与魏延截然不同,隶属了两个不同阵营,在诸葛亮生前,诸葛亮尚且能用自身在军中的威严使其矛盾不能爆发,但在死后其不能协调,所以在死后诸葛亮一面另大军后撤回蜀,一方面可以让不必管魏延,但魏延性格狂傲,一心北伐,提出岂可因丞相一人身死而误国家大事,遂日夜赶程于大军之前烧了栈道,造成了矛盾爆发,杨仪上表刘禅告其谋反,而与杨仪同阵营的费祎、蒋琬便认同其语,遂派出马岱斩了魏延。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历史与小说总有出入,虽然电视剧能够让我们更直白的了解历史,但切需了解历史而为之,一些人物的“黑锅”不是随便能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