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稿时,《哪吒2》票房已经突破100亿,再创中国影视记录,并且进了全球票房榜top15。
虽然个别观众说感受一般,但不影响更多的观众们奔走相告,口口相传,乃至去影院二刷。
除了特技效果超赞,毕竟磨了5年,踏踏实实做出的精品。为什么在几个月前,有著名导演呼吁大家别在家刷短视频,追爽剧,要走进电影院,没人买账。
在我们都认为是经济不行,大家不愿意花钱买票时,这部电影横空出世,妥妥打脸。
我们从教育上总结,影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旧的制度,传统权威的突破
影片里大家都在修仙,妖族实力再强,都是异类,出力再多一样会被清理,只不过找个理由栽赃嫁祸一下。
这个表面上说反叛和救赎的故事,启示暗语了阶级固化、等级制度的尖锐矛盾。
出生好,位列仙班很容易。出生不好,以申公豹为代表的“编制外神仙”处于中层边缘。前半生,他一直努力,最后发现不过是个骗局。
而以魔丸转世的哪吒,从来对这套游戏规则不屑一顾,口号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一如我在直播间经常说的,现在教育,还试图通过权威,位置去压制对方,这是越来越不好使的,是行不通的。
旧的有问题的一切制度,终将会被打破,这会来自于新生代。
我们不是要培养有个性的群体,而是只要保护孩子的个性,尊重每个个体。
我们不再需要流水线的螺丝钉,老老实实的蹲在旧框架里,而是要不断自我突破,在无限的天地里成长。
仅仅一味地跪舔权威,只能让自己伤得更重。
2找寻热爱,挑战自我
那么怎么自我突破,怎么更好的成长?
当下流行一个词“烂尾娃”。
很多家长砸锅卖铁的培养孩子,甚至不到为什么要学,只是莫名的跟着卷,收入不多,学费不少,收获看不到。
学到了一半,看不到希望,打算放弃了。
有人说,不被资本收割,其中一个要点是:不要买学区房(原来的房子学区也不是特别差)不要花天价学费补课。
因为性价比太低,学习力弱,孩子学习状态不对,强行补课,分数上不来。
社会也不需要仅仅会刷题的人。
今天听到消息,外卖行业已经在招985、211学校的大学生了。
当高学历跌下神坛,我们要做的是发掘孩子的兴趣点,守护孩子的生命力。
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做到精专,才能发光发热。
一如哪吒,为了救人,为了给妈妈报酬,为了帮朋友,心里有爱,潜能无限。
3给予信任,包容支持
或许只有父母才能抓住电影里这几个点,泪点。
殷夫人去世前抱着哪吒:和你在一起的日子都很快乐(包括被你毽子踢飞),你是魔诗仙,妈妈都爱你。
我们早该放下学校、老师、社会给的条条框框,只要孩子在学习就好,分数低一点怎么了?
分数可以再努力,是在鼓励、陪伴中成长,这才最重要。
考差了,就不值得被爱了吗?
这样的育儿观,还能培养出健康积极的孩子吗?
儿子奴熬光,在最后对敖丙说:父王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为你某一个幸福,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去,未必全对,你的路还得你去闯。
他说到做到,让儿子离开自己,离开安全的羽翼,去和小伙伴闯荡去。
让我想到很多。
给孩子铺好路,花钱找人到粮站上班,没几年,粮站不存在了……
给孩子小学、初中、大学甚至工作一路安排好,孩子吵着执意要出国,觉得自己什么都被人安排,很没意思……
最好的爱,是成全,是帮助,不是打着爱的名义,把他包裹起来。
就像我的《养育男孩》课程里说的,男孩子,注定要成为蓝天翱翔的雄鹰,草原上奔驰的骏马。
强势的压制,和过度的保护,都不是教育需要的。
在《哪吒2》里,我们看到了爱,看到了未来的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