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二胎双胞胎儿子出生,从此,我开始了全职带娃模式!(婆婆帮我照顾一个儿子)9月,女儿上小学一年级,开启了我的双重焦虑人生。
6年前,女儿出生时,全凭满腔爱子之情,用满满的爱和自由让她愉快地度过了童年。6年后,有了二胎,当了全职妈妈,才明白当年错失太多育儿知识,造成了今天,女儿一上小学就输在了起跑线。而为了同时照顾两个弟弟,我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为他们忙的晕头转向。
女儿8个月时,由奶奶接受全职看护,因为深圳冬天相当于北方老家的深秋,所以,一般是夏天回老家,冬天回深圳。3岁上幼儿园前,饱受思子之痛是常有的,正因如此,也加倍珍惜和她在一起的时间,带她去玩各种幼儿能玩的项目,体验许多人生的第一次。也因此养成了热情,胆大,爱冒险的性格。缺点也开始显现,比如耐力不足,抗挫能力不强。
望子成龙心之切,6岁前给她报了舞蹈,画画,英语,唱歌等启蒙班,希望她从小可以做个德才兼备优秀学生,因为怕她累,所以也仅限课堂所学,课下并没有辅导她如何把每一个培训所学充分练习和加深。到现在几个才艺学习了两年多,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特长显现出来,才后悔当初对她缺少的陪伴太少以及错误的学习方法。
今年9月,女儿正式步入一年级,我的焦虑持续发酵,同时,无形中,我也把这种焦虑传递给了女儿。
我焦虑的是她的学习成绩,专注力,记忆力。比如语文考了倒数还开心地告诉我,她同桌是倒数第一,写作业没两分钟就开始用手挠头,用笔乱画,更可气的是数学题10以内的加减法经常算错,这样的局面,总激起我想“打人”的冲动!
我开始晚上睡不着,想办法提高她的学习能力。于是,我在网上买学拼音,日记,数学的各种资料,手机上也只安装学习软件,除每天按时辅导学校布置的作业外,睡之前和她一起阅读故事。
女儿的焦虑来自于她认为以前妈妈无条件的爱,现在会因为一道数学题或一个错字发火,在她的心里种下了学习不好,妈妈就不爱自己的种子。她开始逃避学习,推脱责任。
我内心深知,我的焦虑,其实不在儿女身上,在自己身上。一方面是自己身处一线城市,生存压力之大,自己不能奋战职场,减轻家庭负担,还要留在家里想办法照顾儿女。另一方面,我是一个相对完美主义者,一旦做一个事情会尽全力做到最好。所以看到儿女犯错,就带上了扩大镜,过不了心里的那道坎。
为了缓解焦虑,白天女儿上学,我一边带娃,一边听专家讲解育儿知识,以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我试着摸索育儿之术,借力开辟一条没有焦虑,没有抱怨的育子之路。
我意识到培养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比分数更重要。让她读一本书,不如先告诉她,书里的知识在现实中有什么作用,比如,学习汉字可以帮助自己看懂广告牌,故事书;学习数字可以在我们去超市购物时直接看价,找零等。只有让孩子真心地爱上学习,爱上求知,才能激发她头脑真正的“小宇宙”。
爱上了学习后,我想办法培养她对时间的合理运用,提高她的学习效率。直接告诉她,完成作业,可以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半小时;可以带她去博物馆,科学馆,图书馆等地方放松。
不拿女儿和同学比较。成绩的好坏,对女儿来说也是个面子问题。她自己会和朋友讨论分数,明白高分荣,低分羞的道理,所以我从不在她面前说同龄人的成绩。
二胎双胞胎兄弟现在11个月,已经买了这个阶段宝宝可以学的各种绘本和益智玩具,希望以姐姐为鉴,从小培养爱阅读,勤思考的习惯。
养孩容易,培养不易。想培养出优秀的孩子,首先要戒掉孩子没有按家长要求发展时内心的焦虑感!切记,我们是助力者,不是塑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