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使用时间的方式,就是我们塑造自己的方式。
与其听人们说什么,不如看他们怎么花时间。
———— 罗振宇
回顾完 “时间的朋友 2015”跨年演讲”,我们开始回顾2016。
那五只即将起飞的黑天鹅你还记得吗?
他们分别是:
一,时间战场
二、服务升级
三、智能革命
四、认知税
五、共同体危机
开篇:2016年发生了很多事
( what?去年也是这么说的,套路! )
2016年已经发生的三大黑天鹅事件。
首先3月15日,AlphaGO击败了人类最聪明的棋手李世石。
然后6月24日,英国举行全民公投,决定退出欧盟。
紧接着11月9号,一个谁都不相信他会当选的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
很多事情真的是看不清楚。2016年最大的特点就是靴子在天空飞舞,它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屏幕上给出的这些事件,简直就是恍如隔日,又恍如隔世。很多人因为宏观环境不确定,感到茫然失措,但是有一类人绝对不会,那就是我们的创业者。创业者的世界里,只有两样东西,一个叫待解决的问题,一个叫正在尝试的方法。这两个东西合起来就是一个词,叫“机会”。甭管环境怎么样,创业者总是在找机会。
2016年就要过去了,我和各位一样,非常的怀念它,那么多吃瓜群众在想着宏观经济会不会好啊?远期来看,人民币汇率是涨是跌啊?王宝强家会不会真的受到损失啊?谢杏芳到底有没有真诚的原谅林丹啊?资本有没有寒冬啊?乐视会不会倒啊?我们有一颗吃瓜群众的心,其实我们也都难免,在关心着一切消息。但是我们身为一个创业者,我们心里知道,好也罢、坏也罢,它只是我的环境,我的任务很简单,适应环境,找到机会,然后活下来。
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才是我们能有所作为的。
———— 查理·芒格
因此,以下趋势与变化,是作为创业者,在2017年不应忽视的“具体的处境”。
一,时间战场
以有限的时间除以无限的信息,结果是零。
—— 万维钢
受到这个启发,我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国民总时间,GDT。国民总时间这个概念,它不像国民生产总值那样每年能波动,它并不波动,它几乎是一个恒定的总量。当然国家也在想办法增加这个总量,比如说鼓励生个二胎。但是,看着这几年的数据,中国人平均每周上网的时间26.5小时,这个数基本已经稳定下来了,几乎不会再有再大的突破。所以我们就这么算了,假设中国有10亿网民,假设每天每人在互联网上花5个小时,我们一年全中国市场有的国民总时间只有18250个小时,这就是这个池子我们可以指望的总量。
现在所有的新兴产业本质上就是既要你的钱,还要你的命。什么意思?就是还要获取你生命当中的一段时间。一个咖啡馆和一个出版社,一个度假酒店和一个游戏,本质上它们都是竞争对手。
时间会成为商业的终极战场,消费者为你支付的不仅仅是钱,还有时间。
未来,在时间这个战场上,有两门生意会特别值钱:第一,就是帮别人省时间。第二,就是帮别人把省下来的时间浪费在那些美好的事物上。
二、服务升级
当时间变得已经成为我们生命的雕刻刀的时候,很多东西在发生变化,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这个主题——服务升级。怎样去帮助人们去雕刻时间。
机会不在于付费还是免费,而在于你是否提供服务。
有一次在今日头条,我对张一鸣说,我走在你的反面。你所践行的叫“母爱逻辑”,就是孩子要什么,妈给你更多,惯得你没样。
但是我总觉得,我的商业生涯要走在这个逻辑的反面,走在父爱逻辑里。首先我得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我得知道什么是好东西,然后我也许态度粗暴冷峻地跟我的用户说,来,这个是好东西,我把它称之为叫“父爱算法”。在这个算法世界当中,一定有它的一席之地,最好的服务是给你还不知道的好东西。这是下一个消费升级的方向。
三、智能革命
智能革命这个话题,比脸还大,比肾都虚。
有一些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崛起。过去,我们对所有人造的东西都会说,听我的;而这一次,我们只用说,你看着办。
在近些年的商业进程中,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口径一致的判断。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人工智能是未来,是下一个主战场。就像LinkedIn创始人里德·霍夫曼说的:人工智能,技术方向尚不明朗,但所有大公司都已重兵进入。
简单澄清三点:
一,人工智能不是在复制人类,它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存在。
二,人工智能不会提高玩家参与的门槛,是降低了参与门槛。
三,人工智能不仅是人的延伸,它是人的替代。
而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机会相当大:
首先,全世界43%的人工智能论文都是中国人写的;其次,我们每年能毕业上百万的工程师,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像我们中国人一样乐于向互联网贡献数据,通过各种买买买、卖卖卖。
说到这里,你会发现人工智能这个词太自大了。它暗示一个意思是,这是我们研发制造并由我们自己控制的工具,错了,它不仅是人的延伸,更是人的替代。它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另外一个智能物种。
它和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主人和工具之间的关系,而更像是心理学界经常用的那个比方:大象和他的骑象人。人工智能是那头大象,它按照自己的算法在行走,骑在大象上的人,偶尔可以施加影响,但是已经说不清谁在主导谁。所以,人工智能不是让我们多了一项工具,而是让我们多了一个跨物种合作的可能。
也许只要5到20年,在我们还没有退休的时候,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极其陌生。这次冲击来得又快又大。过往的人类历史证明,进步是好的,更好的是缓慢的进步。但这一次,好消息是,我们在进步,坏消息是,我们在飞快的进步。
那怎么办?
我们这一代人最有效的生存策略也许是,像王烁说的那样,做智识的游牧民族。看见哪里的青草更肥美,我就转场到哪里。
四、认知税
2016年,有一种气氛在弥漫,叫事情正在起变化。国家版本的“新常态”、王兴版本的“下半场”、李彦宏版本的“下一幕”,还有马云版本的“五新一平”……面对一个全新的庞然大物,大家都找不到合适的词来描述它。
但是有一件事可以确定,那就是我们的认知必须迭代了。
这个世界正在飞速逃离你的理解范围。
互联网刚起来的时候,我们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认知——世界会是平的。我们以为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流工具,它会把整个社会像一碗鸡蛋一样,慢慢的越搅越匀,大家会共享信息、价值观、观念和认知。
但是十几年过去,我们发现,世界是碎的。互联网正在造就大量的人间隔膜。人和人互不理解、互不认同、甚至互不知道。
世界越来越破碎,而那些治愈破碎的力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值钱。
这个力量我们称之为共同的认知。
地分南北,人有老幼,各自奔走,想法不同,但是人人都认得范冰冰。她不值钱,谁值钱?猫眼老板郑志昊说:现在的投资,大妈买黄金,土豪买资产,一流投资家买IP。IP是什么?你以为是虚头巴脑的知识产权吗?它就是越来越稀缺的共同认知。
越来越稀缺的东西,就越来越值钱。这背后的逻辑和过去几十年的房地产业一模一样。
你可能会说,做其他产业的人岂不是很悲催?我们挣的钱,岂不是都交了“认知税”?
面对这个全新的庞然大物,你有两个选择:交越来越贵的“共识税”,或者打越来越残酷的“认知战”。抢认知变成下一个战场。谁能提出新认知,谁就占领未来。阿里和京东就是最好的例子。
认知这件事,还有一个奇妙的特性。
它是种子,只要你浇灌,它就生长。它是时间的朋友,时间越久,价值就越大。它是免费的,你浇灌它的方式,决定了它长成的样子。
五、共同体危机
有一个词,使用频率在2016年飙升了200倍——“后真相”。情绪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事实。
后真相(post-truth)的意思,不是没有真相,而是对这个世界来说,情绪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事实。
后真相时代的来临,最核心的变化是人们越来越不关心真相,而只关心立场、态度和情绪。
过去谣言泛滥,是因为信息太少了。
而后真相时代,是因为真相太贵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一切标准,但是当真相不再重要的时候,这项“文明的基础”正在发生动摇。
文明的进程不只是财富的膨胀和个人的自由,其实还有一根坚定而强韧的线索,就是建立共同体,换句话说,就是怎样定义“我们”。知道我们是谁,协作才能展开,财富才能积累,安全才能获得,尊严才能建构。
后真相时代正在不断地削弱我们的共同体意识,而这正是我们的文明之锚。
过去,建立共同体或者定义我们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除了国家这个共同体之外,血缘、地域、阶层、单位……这些共同体构建依据都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弱化。
那么认知会成为构建共同体的依据吗?不会,因为它太脆弱,因为每个人的认知成长都不同步。
但创业者们之间的共同体,在这个时代却凸显了出来。
只要你正在试图通过提升自我的认知,试图构建全新的合作,试图探索不同的可能,你就是创业者。
不管你是为公司还是为自己,也不论你是自由职业者还是打工仔,这是我们共同拥有的身份——时代的探险家,人类文明新边疆的开拓者。
我自己在两年半的创业的时间当中,我深刻地认知到一件事情:创业者应该主动担负起建立共同体的责任。我们创业者其实有很多被社会误解的地方,我稍微梳理一下:
第一个,“创业者是永远的犯错者,我们这一生都不可能对一次。”
第二个,“我们创业者是在真空中,没有人告诉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该往哪里去。”我们的传统教育给我们灌输了一生应该臣服于什么道理,应该讨好什么人,所有这些过去习得的道理在创业者的生涯中完全没有用,你必须孤独地做一个决定,然后以自己的生命和全副身家对他承担结果。
第三,“创业者是永远的逃亡者。”两年多前,我们糊里糊涂地融了资,然后变成了必须以上市为目标的一家公司。 以前认为挣钱最重要,融完资之后才知道,原来资本市场找你要的不是增长,是持续的增长,增长速度还要越来越快;当你在追求增长速度的时候,你又会发现超过市场预期的增长速度才重要......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逃亡,这是我们创业者的命。
第四,“我们是永远的挫败者。”
任何其他行业,你人生的高度是用什么标定的?是用你人生当中最得意的那一刻标定的,那个高峰。 但是我们创业者,是以你的终局来标定的,换句话说,你在死的时候,或者你退休的时候,你的企业是不是上升期,决定了你在商业史上的地位。 任何一个创业者,只要你在卸任或者死去的那一刻,你的事业不处于上升期,你就是一个挫败者。
作为创业者,我们有着别人无法理解的独特宿命,我们创业者是一个共同体。 我们可以用自己一个数字来标定自己过去的一年和未来的一年。2016年还剩最后的一分多钟,2016年,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进度条。你知道的,2017年,希望这个数字我们每个人都推动它变得更大。只要这个进度条变得更大,就是我们的生命向上成长。正如莎士比亚在《暴风雨》里写到:凡是过去,皆为序幕。
尾声
————那些男孩教我的事
李翔,伟大不是熬出来的,伟大是你活一天长一天,长出来的。
吴军,一个人家庭幸福、事业有成,同时做那么多事,他怎么做到的?自律,自律是让自己变得更好,从而把事做好。
和菜头,人生一切努力的价值,就是为了成为美好的一部分。但是,你首先得知道,什么东西是美好的。请注意,这就是自律。
李笑来,我知道人有一种能力的极限。就是给你多少资源,给你多少钱,你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我们这一生想要过的更好,真的跟外界的资源一点关系都没有。一切的根源都是自我。
————那些女孩教我的事
下面的照片是罗思思和罗维维,2016年6月6号出生,双胞胎,罗胖家的一对小公主。“她们还不会说话,但是2016年,她们教给我一件特别重要的事,过去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
这就是今年的跨年演讲,罗胖向各位诚挚鞠躬。
背景音乐响起,歌手叫科恩,2016年他老人家去世了。我听说过他的一件事,老人家74岁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所有的钱,所有的钱被经纪人骗光。有人问他,你怎么办,你风烛残年。他说这有什么,卷起袖子,背起乐器,接着录唱片,接着去做全球的巡演。科恩,科恩的所有歌当中,有一句歌词感动到了我。他说:世界可能混沌一片,万物皆有裂痕,但是没关系,在黑天鹅起舞的所有的裂痕中,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意犹未尽的朋友可以点这里
回顾之后,你是否有了新的发现和感悟,欢迎留言和我交流。
我会在整理完3年的跨年演讲资料后做一些数据统计和分析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