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课亮点
①家庭环境包含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精神环境不仅母亲的依恋关系,还有父亲和其他家庭成员。创造尊老爱幼,彼此相爱,彼此扶持,和谐的环境是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
②家长要尊重孩子自己的发育时间表。
③不要着急替孩子解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一点挫折,父母要做的是停下来看看事态的发展,而不是着急去解救。
④门口处准备孩子高度的小衣架,镜子等,自己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
⑤房间要整齐有序,设专门的读书角。
⑥秩序感的培养有一个基本原则:及时归位,哪里来的放哪里!
2.看视频
回答问答题:家长是如何为孩子预备合适的环境使孩子可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给予孩子的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①物质环境:自己的小床,小花园,带台阶的餐椅,低柜子(摆放猫咪的食物) ,刷牙的低洗手盆和镜子,自己的便盆(便盆旁边摆放着书) ,自己的衣柜(整齐有序的衣服) ,孩子的衣帽镜,洗手盆,阅读角,玩具区,轻便的垃圾桶等。
②精神环境:温柔的爸爸妈妈,蹲下来说话平等和谐的家庭。给孩子做家务的权利(比如洗车,放碗筷,一起制作晚餐等) 。及时归位的能力。随时制造语言环境。友好的社交环境。还有让孩子先尝试再解救的环境。等等
3.实战作业:为孩子预备适合他发展的家庭环境:客厅,厨房,浴室,卧房。可以使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制作成图片,上传到打卡链接。
①客厅里有孩子的书柜和玩耍的地方。二楼有玩具房。
②敞开式厨房与餐厅在一起,Leo自己爬上椅子,并自己吃饭,吃完后自己下桌并把碗和勺子放回水池。
③浴室(平时在淋浴房,偶尔也会在浴缸),自己喷水,用沐浴球洗澡。洗澡前的衣服都是自己脱。只是洗完澡不肯穿衣服,大概是自由的感觉真好吧…洗脚的地方很矮,方便弟弟自己洗脚洗手和洗毛巾。
④相对而言,卧室是跟奶奶一起睡觉,奶妈在两个床头柜上堆了Leo的和奶奶的衣服,衣柜纯属摆设,大概是奶奶觉得麻烦吧…这个需要再改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