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那个时代的男人中最有势力,最有野心,最为霸道的人,他被尊为上海滩的“教父”,他是杜月笙。平凡的开始,凄苦的过程,却终以极致的辉煌结束。
她是那个时代的女人中最有才华,最有思想,最为独立的人,她被传为上海滩的“传奇”,她是张爱玲。显赫的家世,闪亮的青春,却终以平凡的姿态结束。
他们都是闪烁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海滩耀眼的星光,站在让所有人仰望的高度上,散发属于自己的光芒。透过他们,我才相信,上海对人的吸引,终究不是纸醉金迷。
他嗜赌嗜色,他爱权爱钱,他要的是所有人的臣服。他将野心和手腕发挥到极致,他不是幸运儿,得到的不是命运的垂青,只是每次命运的刁难,他都能将之转为机遇。与其说他承受的是生存的压力与挑战,毋宁说是生存的尊严。
她身后显赫的家世,让别人艳羡不已,她只是淡然视之,并不恃其傲然。她嗜书如命,且心思敏捷,十足才气,三分天成,七分缘此。她极力摆脱父亲这一系的束缚,却在骨子里深爱这片暗黄的温柔,她只是用一副最冷清的面孔,掩盖了内心最炽热的温情。
他终于成了最有势力的人,他终于成了最有钱的人,他终于获得了所有人的仰望,他成了“教父”。拼其一生,留给世人一个传奇,成了一个时代最后的终结者,他却累了,寂寞了。
她终于找到了一个最平凡的伴侣,她终于走进了最平常的柴米油盐里,她终于摆脱了所有的束缚,在不平凡的一生里写就一个传奇,却在生命最后选择了平凡的结束。她淡然了,知足了。
他一生最欠缺的是情。他只在心里最深处记得外婆的亲情和阿桂的纯情。他什么都要,就是不要情,他什么都有,只缺情。有五个妻子,但都只是他发泄的工具而已,他把她们定义为女人,而不是爱人。他看世间一切,均是用征服的眼光,世间一切,于他只是猎物和工具,他是主宰,强大到不需要同伴。
她一生最看重的是情。虽说她反抗父亲,也与母亲不冷不热,对弟弟犹如路人,但在心底,是对温暖家庭的渴望,只是父亲母亲让她失望了。她呆在父亲家里,要忍受继母对弟弟的虐待,所以,不是不爱,是爱的无力,不如不爱。她要纯粹的爱情,不计较名分与政治,却还是遇人不淑。她要的感情,谁也给付不起。
极致追求源于内心强烈的渴望,在渴望不断被满足的过程中,人往往充满激情,处于生命中最好的状态。而一旦极致的追求得到满足,人生也随即达到巅峰,之后便是生命轨道的急速下滑。当这世界上再没有值得追求的东西,人的内心便会顿生一种空虚之感,久久弥于心间,无法排遣,此时人累了寂寞了,再也找不回当初的那种最好的状态了。杜月笙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在杜氏宗祠落成之后,他达到了辉煌的顶点,也走到了衰退的边缘。我想知道,此时他最想要的,是情还是势?或者说他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而张爱玲这位用情至深的女子,在追求爱的路上,也是充满坎坷。只愿求得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却被当初许下这等诺言的人将心几近掏空。虽在后来,觅得一位赖雅,尝到平凡爱情的滋味,但这又能怎样,就算从此以后,她都冠以夫姓,以一个小女人的姿态出现,又能减轻多少心里的遗憾呢?她找到的爱情,已不是心里最初的模样,那份小女人伸手问自己男人要零花钱的快乐已荡然无存了。
当初拼死拼活挣下的一份家业,在许多年后早起的一个清晨,被全部否定。教父杜月笙可能不及当初的水果月笙快乐。有时候人也许并不真的需要什么,只是需要一个目标让他奋斗下去,就是生活的意义。
当初从上海一路到温州,张爱玲是凭着爱的名义,满心要给爱一个惊喜,而在许多年后,看到赖雅拎着菜开门的一瞬间,她才真正尝到爱情的温暖。原来一生寻觅的温暖,不是轰轰烈烈,而是在一起过平凡而幸福的小日子。
在死亡面前,他和她都很平静,坦然。这一生都执着于内心最渴望的东西,最终都得到了,所以了无牵挂,没有遗憾。也许活到最后才会明白,命运给我们几十年的时间,不是让我们真的创造出什么来,毕竟那是造物主的事情,而是让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找到一种力量,能够让我们从容面对死亡,成就人一生最后的尊严。那种力量,可能是爱,可能是势,可能是梦想的实现,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