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过半,春暖花开,不仅适合阅读,也适合旅行。上周入手并看完了一本把旅行和写作结合的书:《旅行写作指南》。这本书籍翠绿色的封面看起来十分可爱,充满了生机。yi情三年几乎没有出门旅行过,早已经向往外面的世界。
“旅行是为了寻找生活,写作让经历成为故事,让记忆驻留。”很早之前,我养成了记录日常见闻的习惯,尤其每次外出旅行之后,也会写一写游记,记录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怎么样把旅途见闻书写的生动有趣?是这本书想要帮读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本书作者介绍:
彼得·奇尔森(Peter Chilson)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创意写作与文学教授。作品两度入选“美国最佳旅行写作”书系。
乔安妮·B.马尔卡希(Joanne B. Mulcahy)
曾任美国杜克大学纪实作品研究中心讲师、刘易斯克拉克学院西北写作中心助理教授。
本书通过10堂课、62位作家范例、142个大师级创作技巧、89个自由写作练习来帮读者实现。在阅读中,我们可以跟随海明威、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春上春树等世界知名作家一起用脚步丈量世界,阅历悲喜,讲述命运。通过刻意练习和修改,创作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故事。
在书中的《第一部分:与异域文化相遇》中,作者通过8个章节,详细介绍了出发前的准备、探索新文化、与另一种语言相遇、记录的形式与方法、人物描写与特写、描写一个地点、宗教、政治与历史以及互联网时代的旅行文学写作。
从出发前的准备,到进入异域文化,书中提供了各种基础写作工具和练习。怎么开始旅途中的自由写作?可以通过随身携带小记事本,不带自我批判的去写作,在旅途中聆听他人的故事,创作自己的故事,并最终与更多人分享。
如果想把游记写的更深刻一些,就不要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而是要像“快要溺水”那样去浸入一种文化,去更深入的了解异域文化。不论为何以及如何去旅行,除了做旅行攻略外,还可以进行相关阅读与研究,探寻不同风景背后的历史与文化。
此外,书中还讲到了互联网时代的旅行文学写作,信息便捷性大大增加,但缺少专业编辑审核,信息真实性有待甄别。同时社交媒体的盛行,也要求我们训练自己精简用词,140个字符(如脸书、微博)也能表达丰富的内容,有所选择,保持有趣。
书中《第二部分:回归与修改》, 包含修订你的文字与生活、文学体裁的多样化两部分内容。写作的过程和旅行一样,都能令我们脱胎换骨。之前在路上随手记录下的旅行见闻和故事草稿,在后期整理和修改的过程中,也可能会改变对自我的认知。
通过不懈的修改,我们会遇见全新是故事,以及全新的自己。拓展、扩充和修改,或是基于主题、结构、受众、视角、语言风格和氛围而进行的不同层次的修改,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修改中除了与自己“死磕”,还可以收集读者反馈让终稿更具魅力。
书籍的最后一章,还向读者介绍了多样化的文学体裁,从旅行文学、回忆录、随笔、议论文、散文诗、日记到新闻,这些创意非虚构的写作方式,让创作者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选择适合的题材来尽情去表达自己,通过修改创作出有力量的文字来打动读者。
经历-构思-定稿,尽情试炼随笔吧!从旅途中的自由写作,到写作技巧的单项练习。在这本创意写作教材里,不仅能学到写作大师们的思考角度和创意写法,还能培养自己的写作习惯和文案模式,找到激发自己旅行写作的创作力!
“一支笔,一场漫游,想象和参与另一种人生。”同样的一场旅行,如果不去记录,随着时间推移,不够生动深刻的细节就会被慢慢遗忘。所以,不论是一场规划已久的旅行,还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都可以通过旅行写作,让自己的故事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