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彩彩
我妈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她有件事要告诉我。
我以为会是什么事,结果她煞有介事地告诉我,她想开一家养生馆。
我一听,心里突然一股无明业火:一个46岁的女人了,不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家庭,到底还想干出一番什么?
且不论我们家的条件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可以让她试错,更重要的是,我认为她早就错过了追求自己事业的年龄。
在我看来,她如果想做自己的事情,早在10年前就该开始,而不是46岁的现在。一个40多岁毫无生意经验的女人,怎么和市场上20多岁、30多岁开店的年轻人争?
但我反对她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我打心里认为她现在应该放在第一位的,是安安稳稳地存钱,为自己还在读书的儿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让他能有出息,而不是做这种追求自己所谓事业的“冒险”事情。
说出来连我自己都羞愧不如。一个接受过研究生高等教育、向来标榜是新时代女性的人——我——原来内心根深蒂固地觉得,一个46岁还没有事业的女人,后半生就该放弃对自己理想的追求,把重心放在子女身上,将自己的未来寄望于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儿子或女儿。
我看着眼前被泼了冷水的我妈,觉得自己这番话对渴望进步的她来讲真的很残忍,却又觉得对于这个年龄的她而言,事情就该是这样。
那天中午吃饭时,和支行的一位理财小姐姐聊起相亲的话题。我说我可能要到30岁才会接受以相亲这种方式去寻找人生伴侣,年纪轻轻的时候不至于如此着急,显得自己好像没有魅力找到男朋友一样。
小姐姐不以为然:“我有一位贵宾客户,40多岁还没结婚,去年想找女朋友了,叫我帮忙留意下,提出的唯一要求是,女方年龄不要超过30岁。”
我感到诧异。原来婚恋市场现在的情形是,一个40多岁的男人居然可以理所当然地嫌弃30多岁的女人“太老了”?
我紧紧皱着眉听完这个十分现实的案例解析,不由得陷入一段长长长长的惆怅:一个女生的“盛开期”,究竟有多长呢?
这件事让我莫名其妙地联想起去年还未毕业时,我在一家银行实习时遇到的情形。
每天早上在公司的食堂用餐时,坐在我旁边的几位女同事但凡是相互认识的,谈论的话题一定都是自己的孩子。
要么是孩子报了什么兴趣班,要么是孩子那个学校的老师怎么样,要么是带孩子去哪玩比较好。不管坐在一起的是几个人,大家共同的话题永远是孩子。
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巧合,直到这样的“巧合”多了后,我才恍然大悟也许这才是已婚女性的日常。
不知道为什么,尽管知道孩子对一个妈妈而言有多重要,但每次听着她们谈论时,我还是不由自主地衍生出一丝同情心理。
这些妈妈,和朋友圈里那些整天晒自己小孩照片的妈妈,是同一种妈妈。她们结婚好像不仅嫁给了自己的丈夫,还嫁给了自己的孩子,嫁给了组建家庭后的细屑琐事。
我对“早点结婚”这一“良心劝诫”的抗拒程度的加深,一部分来源于此。好像女人一旦结了婚、有了孩子,接下来的人生就只剩孩子了。我怕。
就是在这些事情的搅扰下,突然感受到女性的一生仿佛显得格外短暂。
现实给人的感觉往往是,一个女人一旦错过了年轻的最佳时期,往后的日子就“应该”选择妥协了,被动地站在被挑选的序列中。青春对女孩子来说好像就那么几年,没有局外人肯宽宥她们的皱纹。
做女人真的挺难的,虽然这句话说得好像做男人就很容易一样。同样的四十岁,形容男性的词语是“一枝花”,是“成熟稳重”,形容女性的词语却多是“人老珠黄”、“残花败柳”之属。降立在新时代的女性们,她们年轻貌美时要绷着“抓紧时间找老公”这根弦,担忧年龄大了“没市场”,结婚后还要努力保持光鲜亮丽的样子,害怕丈夫会嫌弃,担心丈夫有外遇。更不说有了孩子后,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操碎的一地心了。
我还是相对传统的那种女孩子,不论多自立,将来不可免俗地会以丈夫和孩子为圆心。所以25岁的现在,我很坚决地向自己明确了一件事情:作为一名女性,我一定要在年轻的时候,努力活出自己的样子。
努力活出自己的样子,趁着年纪轻轻。去美丽,去独立,去见识。去爱,去哭,去领悟。去缅怀,去遗憾,去悔不当初。去热烈,去大胆,去年轻气盛。去心高气傲,去自命不凡,去追名逐利,去野心勃勃。去坚持一切自己认为对的事,去与全世界剑拔弩张、针尖对麦芒!
年轻貌美太短暂,我要每一场自我精彩。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