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大山,默默的静守在城市的身后,千年不变的姿态,书写着永久的寂寞,从未被人们惦记过。直到有一天,有了那么一群人,发现了山的躯体覆盖着“沉重”的宝藏。于是,寂静被划破,安然自逸的昨天变成了历史。一批又一批青壮年,用飞扬的青春与山一起不停的粉碎,划破肢体,敲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激情在这里沉淀,化作一种可见或不可见的支出。
--------------------------序言!
走进大山,走进矿区,那是一个花开满山的三月。带着一丝微微疲惫的心,带着探讨一种从未见过的场景的想象,经过了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欲从中寻找一丝可以提醒我能从容面对每一次的生活考验的心情而进行的一种全新的旅程。
当清晨的曙光撒进大山的每一个角落,我已经奔走在崎岖的山道间。行走在这样一种人迹稀少的山中,可以很清晰的听见每一声鸟的叫声,那么清脆,那么响亮,仿佛就在耳边。渐行渐近的脚步,矿区那低矮的房屋就在不远的前方,在远远的角度来看,那些房子仿佛就趴在地上,让人误以为是昨夜来了一场暴风骤雨,将满山的残骸堆积在一起似的,难以想象那就是可以住人的房屋。当然,这样的大山中,居住这样的房屋也只是为了能遮风避雨,是否真的能遮风避雨,外人是难以想象的,只有那些长年累月在山上工作的人们才有切身的体会,他(她)们才更有资格来评说其中的酸甜苦辣,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种表象,再加上我们的一些浅薄的想象力。
走进矿区的大门,那是一扇用许多竹子编制的一种竹门,已经被风雨侵蚀的褪了原来的颜色,竹身写满了无奈的沧桑和不甘。有守门的人站在很高的位置用一把类似廉勾的工具,远远的把大门拉开,让我这个不速之客进去。矿区里的机器声和爆破声此起彼伏,响彻耳边,让胆小的人不敢再向前进,害怕一不小心就有飞落的陨石砸伤自己。怀着满脑子的好奇,没有放缓我的脚步,一直向着矿区的中心前进着。路边有许多可以供工作人员们居住的房屋,与简易大棚一般的简陋,还有一些卖百货的小小店铺,卖着日常用品,提供着这里的人们最简单的需求。
眼前的山,被人们碾的面目全非,到处可以看见山的骸骨,白花花的暴露在强烈的日光之下。寻宝的人们日复一日的工作着,从未停止折腾眼前的大山。照这样下去,估计不需几年,他(她)们将会把这座大山碾平,掏空山的五脏六腑,运走这里每一份可以变成花花绿绿的人民币的山的肢体。相信有一天,大山被掏空了,这样隆重而热闹的场面将会很快消失,再也没有谁会留下来,一如现在的我,走了将不再回来。
山的深处,遇见了一位年轻的工作者,也许是常年的劳作,他的脸上刻满了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沧桑与老成。和他的交谈中,知道他来自离矿区不远的一个小山村,因为生计问题,他不得不选择在这寂寞的山中工作。在他的心中,多么渴望能在城市中生活,能像许多的人们一般,衣着光鲜,甚至在某个午夜也可以坐在西式的咖啡店里,叫上一杯不知名的咖啡,绅士般的慢慢的享受着,那是一种多么美好的生活啊。原而,有些人,有些事,那只是一种梦想,被生活扭曲的梦想,不着边际,却又那么真实的在脑海中翻腾,不曾停止过。
因为是陌生人,许多的工作地是不允许进的,想了解的更多,却被挡在了门外,任我怎么解释和死缠乱磨,终究没人为我开一盏绿灯,让我做更进一步的深入体会。无奈,只能做一次潜入的触摸,做一次表象的观察。其实,仔细想象,这次的旅程还是有着许多的意义,最起码让我了解到了许多,了解到了有着许多的人们与我一样,有着最简单的梦,却无法去实现,即使用一生来不懈的追寻,也终归是隔水观花,只能用自己丰富的想象来慰藉。
今天,当我坐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中,当我的思绪又破天荒般的转到了那座大山,走进了那座看似很红火的矿区,我有了一种更深的感受。无论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心里都会有一种不甘,身边无风景的思维一直在牵引着我们,带我们走进一个又一个的负累中,永无止尽。念中学的时候,学过一篇刘公的陋室铭,想象如果能有这样的心境,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也能做到心如止水。
无数个落花月缺的日子,无数个为了名利而追逐的脚步,是否该做一次真正的停止呢?让心做一次真正的洗涤吧,脱俗的洗涤,却不知道能否真的刷新每一天的困苦与不合实际的焦虑。
山中的人们,山外的梦想,不能重复的昨天,是否都是一种缺憾呢?也许这样的问题终归无法平静,无论在那个年代都未停止过心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