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
拼音
zhāo sān mù sì
释义
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近(反)义词
近义词 :
见异思迁 三心两意 一心二意 变化多端 言而无信 言之无信
反义词 :
始至终 一成不变 全心全意 持之以恒 始终不渝 一往情深
出处
《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译文:
养猴人给猴子分橡子,说:“早上分给三升,晚上分给四升”。猴子们听了非常愤怒。养猴人便改口说 :“那么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吧。”猴子们听了都高兴起来。
故事
宋朝时候,有一个人叫狙公的养猴人,他在家里养了一大批的猴子。狙公非常喜欢,也善于养猴,猴子们也非常听他的话,狙公让猴子做什么就做什么。有时候带猴子出去表演下,还能收到不错的收入。
狙公很是心疼家里的猴子,经常将自己家人都舍不得吃的粮食来喂养猴子,家里的猴子都被他养得非常好,也非常的聪明。
有一年,他们那里闹旱灾,粮食颗粒无收,很快就闹起了饥荒,粮食非常的短缺。狙公吃饭都成问题,不过狙公家里还有一点点存粮,但是不能像之前那样的喂养了。所以狙公不得不缩减猴子的口粮。因为猴子比较聪明,狙公担心猴子们因为粮食变少而不高兴,于是就先和猴子们商量,他说:“从明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果子,晚上再给你们四颗,好吗?”
猴子们一听说他们的口粮减少,都咧嘴露牙的站了起来,表现出非常生气的样子,而且有的猴子上串下跳,到处摔东西闹事。狙公一看急得团团转,得赶紧想个法子安抚下这些猴子让他们不再闹了。
突然,狙公想到一个好办法,猴子们闹事是因为早上给的比以前少了,如换过来,早上多给一个,猴子们肯定是不知道,还以为给多了。于是狙公赶紧对猴子说:“那这样好了,我每天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总该够吃了吧!”
猴子们听说早上己经从三颗变成了四颗,以为口粮已经增加了,都高兴的一起趴在地上翻滚,并且点点头,表示赞同,保证以后也不再闹了。
以后的人就从这则的寓言说,狙公所说的话,加以引申,凡是见到有人反复不定,刚才说过的话不算数;或是做事的时候常变更,刚决定的事情,不一会儿又改变了,我们就说他是“朝三暮四”。
举例
你一会儿想学弹钢琴,一会儿又说想当作家,一会儿又变成踢足球,这样朝三暮四,将来只能是一事无成。
他两年时间换了5家公司,朝三暮四不停的跳槽。结果还只是个小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