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队伍建设中,管理人员的个人修养、人品尤为重要。
管理者的个人修养不高,长期做管理,就可能导致校园里“压迫文化”的形成。
管理人员人品不好、素质不高、专业不强很难影响、引领基层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甚至还会极大的打击基层教师的工作热情。一位教师不合格会影响一个班级的学生,一位管理人员不合格会影响一大片教师,受影响的教师轻则闹情绪,重则直接对抗、矛盾恶化,再严重一点就是辞职走人了……
你负责考勤,与你关系好老师的可以晚上班、早回家,看不顺眼的老师你就去随时查人家的岗,这是人品问题;你负责考试命题,私下里把试题泄露给关系好的同事,或者自己所代学科成绩倒数,统计成绩时偷偷改一下自己的分数,这也是人品问题;评先树优、工作检查时随时根据目标人选调整评选方案,评上自己满意的,干掉自己讨厌的,这还是人品问题……
一般情况下,所谓的“人品”决定着管理的层次,人品不高,常常是管理者带着私心做“管理”造成的。你用管理的便利为自己、为小圈子谋私利,必然给另外一些人带来不公和伤害。
我们管理者经常说,教师的人品最重要、师德最重要,于是管理者常常以评判者的姿态评价教师的师德和人品,倘若老师们对你的人品与师德有半点质疑,你就会不高兴,这其实是要引起管理者思考的。
有人说传统文化里中国人最不能容忍的是“淫恶”,倘若做了婊子,就被人看不起了,于是就有了“万恶淫为首”的说法,但是口口声声说“万恶淫为首”的老百姓却可以容忍皇上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倘若自己做了皇上首先干的事就是先挑选一些漂亮女人来……
事实上,我们的文化中很多所谓的标准、要求都是针对他人的,而不是约束自己的。这种双重标准带来的就是对自己的放纵、对他人的“压迫”。
学校管理也是如此,不做管理时,你抱怨管理者管理缺乏人文关怀,一旦自己做了管理就可以对教师们以管理的手段进行压迫与伤害……
这种学校管理中的“压迫文化”,常常会引起教师的不满乃至离职,我们经常提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所谓的快乐工作绝对不是“压迫文化”下校园里处处流露出的“微笑的假象”,而是教师发自内心的认同。
学校高层管理者要信任下一级管理者,但是也要警惕管理人员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不高对基层教师带来的压抑与苦闷——或许有些老师,在离职时都不会告诉你,他受到的压迫与伤害。
警惕学校管理中的“压迫文化”首先要重新审视、客观评价管理者的个人修养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