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作家写作前,便很清楚自己要写的是什么,要表达的是什么。
比如博尔赫斯,我相信他在落笔前便想好了写什么。
而有些作家却不是。有时可能是被情节推着往前走。
比如,紫式部,她可能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会写成一本这样的巨构。
“物哀”几乎是《源氏物语》的代名词,但肯定不是紫式部在写作前便想到的。
提出这个词是日本著名国学家本居宣长(1730-1801)。
本居宣长由《源式物语》中提出“物之哀”的审美情志,由此确可品读出特别的东方意韵。
但,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解读,这是对作者和自己最大的珍爱。
“物哀”不是《源氏物语》的符号,一部真正垂世的伟大作品,不可能由一个词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