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朋友圈里风靡一本叫《明天也是小春日和》的书,讲的是一对耄耋夫妇的田园生活。因为一直对田园生活很向往,我毫不犹豫买了一本,刚收到书,就迫不及待看完了。
“小春日和”意思是“晚秋、初冬里阳光和熙的好天气”。书中的主人公津端修一在退休后,为了圆妻子的田园梦,离开了繁华的都市,来到名古屋近郊新城,住在一栋小小的一居室平房,附带一个二百坪的菜园和三十坪的杂树林,在这里植树、建屋、耕作。以自然为友,享受着平静、安稳的生活。
津端家的菜园和房屋全部是津修端一老人自己设计和改造的。菜园共分成二十一块,每块都种着应季的蔬菜水果,菜园中共有七十种蔬菜和五十种水果。而且津修家的蔬菜水果都是用生活垃圾做肥料,完全实现了垃圾零排放,是真正的绿色纯天然食品。
书中分春夏秋冬四季,讲述不同季节菜园里的收获和家居生活。
春天
两人亲自培土,种上些诸如西红柿、西葫芦、甜玉米和南瓜的夏季蔬菜,津修端一老人还亲手为每块地制作名牌,把每块地种的蔬菜名字写在上面。
五月樱桃和草莓熟了,两人一起采摘,分享丰收的喜悦。他们把新鲜的水果寄给远方的亲人,将这份丰收的喜悦带给大家,吃不完的水果就做成果酱和点心,供家人消遣。
自己种的蔬菜也在这时迎来了大丰收,楤木芽、鸭儿芹、青豌豆,随便摘几把蔬菜,都可以做成一顿色香味俱全的饭菜。
修一先生也不闲着,春季大餐的必备菜是他亲手熏制的培根。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修一先生终于摸索出了培根的制作方法。客人们伴着熏烤时飘出的香气高谈阔论,生活一派祥和美好。
夏天天气燥热,为了避开正午的烈日,两人早上四点钟就起床,吃根香蕉,五点就去干农活。干完农活回来,咸梅干是两人早餐的必备。
大麦收割的季节到了,两人把麦穗晾干、脱壳、煎炒成深棕色,爽口的大麦茶就出锅了。作为无色素无添加的健康饮品,是夏天消暑解渴的不二选择。
收完夏季时蔬,两人就要准备种冬季蔬菜了。
秋天,柚子熟了,两人一起采摘。但柚子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不是差点砸在身上,就是一不留神就滚出好远,两人在一片嬉笑和追逐中完成采摘,时间就在一片欢笑声中渐渐走远。
又到了种大麦茶的时间,老人种下大麦茶,期待着来年的丰收。
秋意渐浓,肆意生长的植物终于安静下来。没有了夏日的缤纷多彩,端一先生亲手制作的提示牌也变得醒目起来。
所有的牌子都被一丝不苟的老人涂成了黄色,不少人路过园子都愿意驻足阅读牌子上的字。
路过一片玉米地时你会看到:“我家的玉米可好吃了!”差点撞到梅树枝时你会看到:“哎呀,小心!”路过铁线莲时你会看到“这是英子喜欢的铁线莲!”端一老人用自己的贴心和爱,精心呵护着妻子的田园梦想。
冬天两位老人也不闲着,他们把落叶铺满田地,保证地表温度可以让作物在春天发芽。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还要晒萝卜、做柚子饼 和一些缝缝补补的活计。
除了对田园严谨认真外,两人的家居生活也毫不含糊。如果说是修一先生对田园的设计改造更在行一些的话,那么英子女士无疑是家居生活的一把好手。
她根据季节的变换更换家里的床单被褥,春天用棉布的,夏天又换成了麻质的,经济舒适。英子女士还热衷于缝缝补补,家里的椅子用了几十年了,但因为椅垫经常换新,怎么看都不腻。此外,英子女士对餐具还情有独钟,喜欢收集不同餐具,不同的菜品搭配不同的餐具,单是看看就觉得赏心悦目。
修一先生严谨认真、做事一丝不苟,英子女士比较随性,做事全凭感觉。但两人都懂得尊重对方的喜好和意愿,支持对方的选择。两个人性格互补、相得益彰,相伴五十余载,至今仍能感受到浓浓的爱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 修一先生和英子女士的故事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我想可能是他们完成了我们心中一直想完成而没有完成的那个梦想,把简单的生活过得精致美好,让我们在浮躁的看不到希望的日子里,感受到了生活的迷人之处。
我们常常羡慕别人把生活过得如诗般美好,却往往忽略了只要用心生活,每个人都可以让生活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每个人的生活都很琐碎,但当你想把生活过得精细的时候,它就会变成无数个细小的片段,生活本就是由无数个琐碎小事组成的。
修一先生和英子女士的故事并不传奇,他们的故事就像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看到他们我们好像就看到了自己的长辈,看到了身边努力生活的、用陪伴诠释感情的每一个人。用心生活的人,生活也会最大限度地回报他。
那并不耀眼的初冬暖阳,恰似你日复一日最常情的陪伴。
有你相伴的日子里,每天都是小春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