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总是与落寞相伴。
世界上每天都有无数新的幼儿出生。就像泰戈尔所说,每一个孩子的出生 ,都代表着新的希望降临。同样,每天也会有许多的生命经过燃烧,逝去变成灰烬,像落叶归根与尘土。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热闹的时候,不是所有人都处在热闹中。也有悲哀的人,不顺心的人。
世界不是单一的,不是只有一种状态存在。在同一时期,同一空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状态呈现。
这就是真实的生活,人生状态。有人高兴,有人忧伤,人生常态。
01
我常常喜欢站在窗户边,遥望夜空中的月亮。看月亮就像夜空的瞳孔,静静凝视着人间。
低头俯瞰万家灯火。华灯初上,人影绰绰。脑海里就会浮现那首来自南宋的民歌。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乡?
同一轮弯月光辉洒下的人间,有多少人家是欢声笑语的,又有多少人家是黯然孤寂的。
有的人家,父母儿女爷孙同堂,其乐融融,享受天伦之乐。
有的人家为了生活一家人不得不分离,远在他乡打拼,各自支撑一片。
那点淡淡的乡愁萦绕心间,无法散去。只能默默承受,寄希望于先苦后甜。
今人不见古时月,古月依旧照今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从古至今如此,300多年前的红楼梦里此种场景比比皆是。即使盛大欢喜之时,有人尽情纵乐,背后也有人愁闷。
有一回写王熙凤过生日,全府上下无不高兴,热热闹闹大办喜事。
就在贾府上下喜笑颜开之时,大清早宝玉备马来到荒郊野外。
去做什么呢,去祭奠跳井而死的丫头金钏。想到金钏活脱脱一个生命,说没就没了,在井边一边祭拜一边流下泪来。
而回来之时,正好撞见金钏的妹妹银钏抹着眼泪。两人相望,明白都是为金钏难过。
此时,贾府热闹非凡,都在为凤姐祝寿,戏台上唱大戏。有谁会想到今天是别人的忌日呢。即使知道怕也是不相干的。只有关心的人才会在意。
热闹与悲伤,一幅强烈的对比画面。宝玉心怀怜悯,看到了这热闹背后的寂寥,是对一个鲜活生命的不忍。
02
一年过元宵节的时候,吃元宵团圆的日子,贾府所有人都围坐在贾母身边吃饭看戏。喜庆的氛围,渲染着每个人。眼尖的贾母发现没有看到袭人在场。
因为袭人母亲过世,需要守孝。就独自守在大观园里。贾母立马想到自己的得力助手鸳鸯也是有孝在身的。
于是派她去和袭人作伴,又送去很多吃的。按道理说,丫头们被卖给主人家,就是主家的人了,随主人的喜忧了。
但是心怀悲悯的贾母,就让她们两个同病相怜的人在一起相伴,寂静的角落里感受她们的情绪 。而不用强颜欢笑。
贾母真的不愧是个有福气,受人尊敬的老太太。一辈子荣华富贵,没有高高在上的不近情理。而是很人道的体恤他人的情绪和处境。有一颗观音菩萨的心肠。
其实之后我受到这许多影响。
在自己顺风顺水的的时候,不妨多关照一下身边人的感受。也许别人有难坎要跨,心里悲情无比呢。
去年春节时,一个朋友因为刚刚经历离婚,心里特别不好。
临近腊月三十,家家户户都在热热闹闹准备年货,炸东西,鲁东西,年味十足。想到万家团聚的时候,她独自一人该是多么孤独啊。
邀请她来我家吃年饭 ,被她拒绝,我理解她。于是,大年三十早上我把家里准备好的年货一样拿了一份给她送去,并陪伴她一上午,直到吃饭时才回。
我想尽我所能,多少减少一点她的落寞感和孤独吧。谁还没个不顺心的时候。
每个人的遭遇不一样,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有人喜悦,有人落魄,我们都还要保持心理平衡的状态。
03
作家季羡林说世人无不想走运,而绝不想倒霉。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之前有一个这样的老故事。
有一个妈妈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的。二儿子卖草帽的。下雨时,老太太为二儿子着急,忧虑,盼天晴。出太阳时,又为大儿子忧心,没生意,又盼下雨。这样她每天都很操心,难过。
后来有人告诉她,下雨时就为大儿子有生意高兴 ,天晴时就为二儿子有钱挣高兴。这样你不就每天都是好心情嘛。
好的,坏的,都是人生一种真实经历的存在。我们只能学着慢慢接受这种常态。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一种处事深远,豁达的胸襟。这才是好的人生态度。淡然面对喜忧。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大喜或大悲。
每个人都在争取有一个完满的人生。但是,自古至今,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百分百完美的。或许不完美才是真实的人生。
了解了这个平凡的真理的意义,对人对己都有好处。对自己可以不烦不燥,心平气和。对人可以大度包容,有更多的体贴和谅解。
欢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 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