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期DISC人际关系训练营己结营,需要提出复训申请,本篇对照目标进行复盘。
01完成记录官的职能任务
1目标我是完成了,我也是比较积极的去做这件事。
它花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通过不断的去整理和记录,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而且这样做参加社群运营,也能体现自己的作用。
2那么其中存在的问题呢?
花了大量的时间,却没有专注于学习。其实花时间是必须的,当我报名记录官那一刻,我就知道,这21天绝不轻松。这其中指的最大问题是效能问题。
自我分析还是受制于自己特质所影响(SCD),没有积极地去调动资源(I)。
3.其中的资源是工具资源,第二个是合适的人力资源。
工具资源指的是用合适的工具来提高自己的效率。
人力资源分为两种。
一个是没有积极的去和班委们协商,当第三天芽芽和慕慕班长提到过工作量过大,是否扩大记录组队伍。我就想无所谓了,自己先做着吧。也没有积极的去调动,寻找合适的记录官小伙伴。所以经常是熬夜。为什么前期很忙呢,具体事物有收集,每个小伙伴的头像和介绍整理,每天重大事件及归类,还有打卡记录。
二个调动人力资源,是指链接有经验的小伙伴的帮助,其实在中后期,如果不是偶然和伙伴沟通。对方告诉了几个工具,实际使用后效率直接就提上来了。
那么从复盘的角度来说,第一个要克服自己的这种特质惯性,主动的去告诉别人我做了哪些事情,我遇到了哪些问题和需要的帮助。对应到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就是不向上沟通汇报,对外不做个人宣传。这个问题是很大的,会降低自己的影响力,晋级通道和形象展示。
第二个关注人,关注人,关注人。和人去链接,找到解决问题的更优解。
02完成所有打卡任务
1。在完成打卡任务这方面,拖延到最后,听了一遍之后,再完成打卡,实际上这项任务应该是我的首要任务。
从这点看,我的D特质不够明显,会犹豫徘徊。第一堂作业是用语音的形式把文字输出了一遍,后来的话就有点雷同,直到五堂之后,开始尝试用手绘海报等图形化呈现。
刚开始有点慢,等真正开始这么做的时候,发现并不是很难,主要是没有去开始做,总认为自己不会做,实际上多尝试下就OK了。
2。那么对我最大的启发就是不要对自己设限,如果在下一期,我可能会多种尝试,这几种打卡方式都要去尝试,就算是图片视频也要通过刻意练习熟悉套路,做出c的特质出来。
03积极的去链接班里的朋友
1在这方面我是有被动性和有目的主动。
要么是别人连接我(S),要么是因为我要处理具体的事物(C),或者看到有个小伙伴I值挺高(D),想去请教和观察,才去联系。
这样实际是不对的,因为大家都是深藏不露,如果不能去连接的话,也观察不到别人独特的能力。
2在这个目标上,其实还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个目标不量化,也不具体.
要达到什么样深入程度,是弱连接还是强链接?这些都应该写清楚,过程可测量,结果可对照。
04和以前的朋友介绍disc至少五次
1.在这一方面我也和别人谈到过。主要是以前训练营的小伙伴,另外一方面是现实生活中同事和朋友。
和以前训练营的小伙伴沟通,倒是挺认可的。然后同事方面效果不明显,因为对他们来说,做与不做都无所谓,已经形成惯性思维,反正奖金还是那个样子。
和另外一个朋友沟通呢,对方也听说过这个理论。而且对方还谈到九型人格、正面管教等关于孩子教育这方面心理学应用。
怎么说呢?说什么她都知道,但就是用不好,以我的观察,是研究不深入,只知道个大概,对方就觉得用人事、直接间接,4个特质划分太片面。
以我的理解越是简单的构造,越是能形成庞大复杂的体系。
就好像计算机系统,不过是二进制的延伸。
就好像自然界,造物主的程序,也不过三行代码。
易经的世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重要的是举一反三。
认知的圈圈通过学习越来越大,那么就会发现未知的世界越来越大。
2.对于我来做disc这方面的传播,应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下面是问题复盘:
a.不深入,不成体系。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或者说是就是按照自己心中的套路把它给说出来。实际要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要做出取舍。
b没有实际指导意义。举的例子很多都是课程里面说的,或者就是闭门造车,实际上应该在生活中去发现这样的内容场景和例子,这样听的人觉得确实可行。所以这方面就需要理解本质,在生活中去发现它,做到举一反三。
3那么针对这两点,我该做什么呢?
第一是花时间投入进去,在下一期,如果还有机会的话,那么就先做一下导图,做海报金句,然后讲解一下这个课程,再去观察类似的场景。
第二不要急功近利。和牛人小伙伴们相比,差距还是有的。不必气馁,咱们慢慢来,海峰老师不是一天练成的。
05训练营中我学到了什么?
实际上,在这一期学习中,内容的学习主要是一种突破,因为我在I班,打卡要求花式呈现,作品形式要求有语音,视频、手绘、导图、PPT、海报多种呈现。这对我来说是很难的,因为要把心中所想的内容,转换为多种形式。
在这种形式下,从经历体验中学习,最大的收获就是凡事都有四种解决方案。
1.比如说我们打卡分为四个班,那么它在设置打卡中,也人为的设定了人设和能力。如果你不想限制于自己的话,那你完全可以把四种方式都融合到一起,把他的打卡要求都走一遍,这样一期顶四期。比如用D的特质给自己定好目的,用I的特质把所有的东西都整一遍,s的特质就要做走心的回复和链接,c的特质融入到前面的三项里面。
2.那么有更大的突破,应该做班委.
这也是凡事都有四种解决方案,不要限制于自己,我做记录官,有收集资料图片的便利,继续延伸也可以公众号标准的的宣传文。
每一个班委实际上都会提升不同的技能,有的是组织,有的是赋能,有的是语言表达,有的是控场,有的是链接。
比如说组织方面,你就需要策划安排合适的人,合适的事,合适的程序,这是非常强D引导C特制。
作为赋能(DS),你需要用好二级反馈,了解对方给别人赋能,能照做也能给自己赋能。
作为语言表达方面(DI),可以更好的传播,传递自的价值,提升影响力这也很重要的。
作为控场来说,怎样去做好氛围引导能做到这一点,你的I和情商也是不低的?
作为链接来说,那就更不用说了,做好了这一项你能连接任何人。
3.这里边其中就有一个底层思维,就是成长性思维模式,做任何事情时,都把它当成一种挑战,不要过多的去纠结结果,没有人规定,班委去组织一项事物,就一定会是成功的。比如说秦妈的直播小黑屋事件,做为当事人,就复盘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事件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行为模式。看淡这个结果和表现。你没有那么重要,没有人时时刻刻在训练营关注你的表现。而且不管任何时候,你需要为自己的成长负全责。
时刻保持空杯之心,那么提升是必然的,这个过程中最赚的还是自己。
好了,以上就是简单的复盘,下期复训,期待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