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帝王庙俗称帝王庙,明嘉靖十年(1531年)始建,其原址为保安寺,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建,清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几经调整,最后将祭祀的帝王确定为188位。
年纪越大,骨子里喜欢古建筑的那点“情怀”就越发的明显,不知道在它门前走了多少遍,但这么多年却一次也没走进过。某日的一天下午,突然想过去看一看,随手找了辆共享单车骑了过去。
古代的建筑布局设计都讲究中轴线,帝王庙也不例外,中轴线上的几座建筑都是高等级的。帝王庙从南往北数,先是巨大的影壁,庙门,再往里是景德门,然后是主体建筑景德崇圣殿,殿后是祭器库,正殿两侧有四座御碑亭和东西配殿。
说起庙门前的这个影壁,因为它与庙门隔着一条马路。那天还真听到了一个大笑话。在门口等待的时候,身边走过两位年轻男女,只听其中男人说到:“你看,马路对面那个红墙是干啥的?”
“贴广告的墙吧!”女人的声音。
“嗯,可能是。”男生人附和着。
“啊!”我听到这段对话,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小孩在旁边哈哈大笑,我赶紧蹲下来对着他比了一个“嘘”的动作,示意他停下来,这样是很没礼貌的、孩子倒也听话,捂住了自己的小嘴巴。
进了庙门,眼前是一小广场。古建筑通常的位置都是钟楼、鼓楼一东一西,而在历代帝王庙却只有一个钟楼,没有鼓楼,关于只有钟楼没有鼓楼,这是为什么呢?我也查了查资料:
有学者分析,一般寺庙都有东西对称的钟楼和鼓楼。但属于皇家的陵寝建筑,都只设钟楼,不设鼓楼。历代帝王庙内供奉的是逝去的帝王,所以按陵寝规制并不设立鼓楼。
还有人推测,只取晨钟,舍弃暮鼓,多少寓含让帝王永生的意思。
也有人认为,在祭祀礼仪中钟的作用尤为显著。悬一口巨钟,体形大,音量传得远,可让广大百姓都听见。
众说纷纭,目前也没有得出让人信服的说法。
接着向内走,过了景德门,前面的大殿就是景德崇圣殿了,名字的寓意就是景仰德政,崇尚圣贤,大殿的屋顶是重檐庑滇式,与故宫的太和殿是一个级别的,大殿中的佛龛,中间供奉着伏羲、黄帝、炎帝,旁边分别是历代帝王的牌位,大殿的地砖据说是特制的金砖,让人感觉温润如玉。
大殿的四个方位上有四个御碑亭。是雍正和乾隆御书的碑,其中有一个雍正时的无字碑,为什么立了一块无字碑,原因也不得而知了。
再说大殿的东西两边各有一个配殿,祭祀着79名历代贤相名将,有诸葛亮、张良、常遇春、徐达等,每一位都有一段历史。
景德崇圣殿的后面就是祭器库,据说这也是后建的。在这里向西望去能看到不远处的妙应寺白塔。
历代帝王庙虽然建筑不多,但是景德崇圣殿、景德门,东西配殿的主要构件是明代时期的,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还是值得一看的。
在大殿的西边还看到了一段没有翻修过的旧彩画,让我们了解到了旧彩画未修和修缮后的区别,也说明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这里环境好、人少,还是值得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