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儿在网上看到驴友发的,嵩山大木场沟和小木场沟环线,总路程22多公里。驴友介绍说,这条线没啥难度,登起来很有趣,还说,如果夏天登会更容易。发的照片上有雪,可以看出,这位驴友应该是冬季进的山。
老伴儿之前还不知道有这条线,这知道了,那肯定是非登不可的。
他说全程22公里,太长了,恐怕我走不下来。他计划只截取全程的三分之一,走从大木场沟上,小木场沟下的小环线,还说走下来会很轻松,不耽误中午吃登封牛肉面。
在我的认知中,木场就是伐木的,那首先得有林木,木场沟应该是指长在山沟里的林木了,也就是说,这条线应该是在山沟里的树林中穿行。
这个我喜欢。
昨天(9月5号)多云,微风,27到30度,适合户外。老两口又一大早出发了。
7点10分,到了登封市区我们常吃的一家早餐店,通常吃完后,我们会再买点馅饼油饼等带到山上当午饭吃。因为今天行程短,估计中午之前就会下山,我们打算尝尝传说中的登封牛肉面,所以不用另外再带吃的。老两口吃罢,准备结账时,老伴儿不知道哪根神经一动,说还是带点吃的吧,于是,我们又买了一个鸡蛋饼和两个馅饼带上。
跟着导航,老伴儿将车开到了山脚下的一个农家乐停车场后,我们下车开始跟着老伴儿手机里的两步路,向山里进发。
200米左右的碎石路尽头,有棵大树,大树周围有四、五处房舍,房前屋后有鸡圈狗窝和菜园,不远处还有一个蓄水池。鸡们随意溜达觅食,2只小奶狗喜戏打闹,一只拴在电线杆上的大狗冲着我们直吠。
路口这家院落和房屋完好,像是有人居住,只是大门紧闭;其他的几家院墙和房屋都已坏掉,有的土坯房坍圮得只剩一面屋山,没有坍圮的砖石瓦房,也是门窗全无,显然早已无人居住。
看样子,这里应该曾经是个小山村。
这几家住户的前面就是一条大沟,沟里长满了林木。
我们在树林里沿沟往上走,刚开始是小土路,路边草木繁茂,野花盛开,山风穿过树林,传来阵阵涛声,让人轻松愉悦。
走着走着,冷不丁的,眼前出现了一堆横七竖八的巨石,老两口兴奋的,在这一堆巨石间上窜下跳,玩了好大会儿才继续前行。
过巨石后,小土路和树林都消失了,脚下全是大大小小的石块,沟也越来越宽。沟左边是刀劈般陡峭的崖壁,看上去光秃秃的;右边是长满树木的山坡,看上去绿荫荫的。
刚开始走在石块上还觉得好玩儿,走一会儿就受不了了。从石块缝隙里长出来的灌木时不时地挡在眼前,干枯的还好,手一折就断,那些长有叶子的藤条不好对付,牵衣绊腿的,即使有老伴儿在前面开路,我胳膊上也被划出了好几道血印子。还有,脚下的石块有些是松动的,脚一但踩上,石块就会往下滚落,这个时候,双手就须赶紧抓住身边结实的石块或者藤蔓、亦或是树根树枝什么的,否则,相当危险。还有,那些蜘蛛网和一些小飞虫也很讨厌,我俩手上都拿着带叶子的树枝,不断在脸前挥舞着,要不然,不是被弄得一脸网丝,就是被飞虫叮咬。
就这样,我们小心翼翼、无比艰难地在这些乱石堆上走了近一个小时。当左手边陡峭的山壁旁出现土坡时,老伴儿说应该很快就到山脊了,等沿着山脊走的时候就舒服了。
可是,到了石堆尽头,却没有了路,然,两步路上显示还得继续前行。于是,老伴儿让我待在原地,他去探路。
不一会儿,他过来说,他刚才从崖壁上登上去了,有一定的难度,估计我上不去。让我继续原地不动,他再去找找别的路。
老伴儿这次是向土坡方向探。很快,就听到他在上边的不远处大声说,左边山坡上有小道,让我也上去。
我过去一看,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小道。老伴儿说你只管顺着山坡往上登就上来了。
别看这不起眼的山坡,登起来相当费劲,山坡上看着是土,其实是沙碛,脚踩上去很容易打滑,不好找到着力点。好在坡不高,大概二十来步就上去了。
上来之后,左边又出现了崖壁,崖壁下方还是乱石丛生,这些石块看上去比之前的还大些。
我们开始贴着崖壁走,脚下的杂草几乎比腰还高,基本上无处下脚,前边的老伴儿还发现草丛中有蛇,觉得还没有在乱石堆上走着安全。
这一段乱石堆比之前的还陡些,我四肢并用奋力往上攀爬,脸上的汗珠雨点似的啪嗒啪嗒往石块上直砸。
这是登山以来,迄今为止走的最艰难野道。
忍不住开始抱怨,说老伴儿自己不做功课,只轻信网上说的,中午还吃牛肉面呢,这都快中午了,在这深山野沟,吃空气吧。
老伴儿也无可奈何,只是说这次确实大意了,大意了,看来啥时候对嵩山都不能小觑啊。
正抱怨呢,前边的老伴儿突然高兴地说,你看前面有豁口,到豁口就走出来了;你看左边的山上多好看,凸起的那块山石上还长着毛毛呢;你看身后的山更美,那应该是连天峰。快来拍照吧,说用我的新手机拍出来效果更好。
听老伴儿这么一说,我又来了精神,赶紧去他到他站的地方。
果然,这一路拔高后,直到此处视野才开阔,才有好景可赏,好好养养眼吧。
欣赏罢风景,老两口向着豁口继续攀爬,眼看着豁口就要到了,可又没路了。
老伴儿又去探路,这回好大会儿才过来。
他说还得继续往上走,前面有两块摞在一起的大石头,他试了试,难度不算太大,他推我一把,我应该能上去。还说他已经把背包放在上面,可以帮我背包,这样上的时候轻松些。
跟着老伴儿过去一看,正像他说的那样,摞在一起的两块头,目测有两人多高,他帮我一把能上去。
我借住右边的岩石,双脚先登在下方的石头上,然后右手拽着树根,左手板着石块,老伴儿在下面用手推着我的左脚底,我右脚用力往上登,身子一上来,左脚跟着抬起,稳稳地落在上面的石头上,顺利登了上来。
上来之后确实走出了大沟,不再有乱石堆,可也没有传说中的山脊。老伴儿看了看,前边是悬崖,旁边是陡坡,没有任何道路痕迹。
实在是无路可走,我们只好硬着头皮往坡上走。刚上坡,就发现有小道,但是这个小道与豁口背道而驰,他感觉方向不对。于是,他又让我停下来,自己先探探路再说。
不大会儿,只听他在坡下喊让我下来。等我下来后,刚站稳脚跟,他又说不对,还得再探探。
几分钟后,他又在上边喊,让我上去,他说下边没路,只能走上边。
此时,我再无语也没它法,只好又原路上去,双腿累得酸软。
陡坡上的小道紧挨悬崖,登一段距离后就能看见周边的景色。老伴儿站在岩石上往回看时,猛然一惊,手指着眼前的山峰说,峻极峰怎么会在那个方向。见我没搭理他,就自言自语地说,峰上的铁塔都看得清清楚楚,不会错的,那么这是座什么山?
他一直以为我们走的这条道是通往峻极峰的,这一下子懵圈了。
问他还有多远,他看看两步路说还有一半路程,他问我是原路返回还是继续往上走。
我看他也没了主意,就分析说,原路返回的艰难是已知的,继续往上走难易未知,往最坏处想,难度大不了跟来时一样,反正余下的路程都相同,不若继续前行。
我说话时,老伴儿发现我头顶上直冒青烟,乍一看,还以为是我头上散发的热气,再一看,是山沟里飘过来的团雾,山坡上一下子暗了下来,老伴儿说赶快走,马上下雨了。
我倒是不慌不忙起来,淡定地说,下雨就下雨,赶上了能有啥法。实际上是我已体力不支,想快点也快不了了啊!所以才故做淡定的。
老伴儿提醒我说,要是下雨,记得把手机装在塑料袋里。
看看,人家是惦记着我那新手机呢。
刚上来时,老伴儿让我拍景,还说驴友开辟这条道,估计就是为了看风景的。当时我正累得双腿发颤,没理他,也没心思看风景。
这会儿缓过劲儿来,人往悬崖边的大石台上一站,发现这里确实是观景的最佳位置,不巧的是,天空已被乌云遮住,眼前的美景像蒙一层面纱似的,看不真切。
过了这个观景位置,沿着小道左转,继续爬坡。
十来分钟后,只听前方的老伴儿高兴得说,快上来,这边就是赏嵩亭。
赏嵩亭!不就是在嵩顶森林公园么?怪不得我们一路拔高呢,原来这是一条通往嵩顶的野道。
你看把我高兴得,三步并作两步登了上来,这会儿看见这破旧的亭子,是既亲切又好看,而且还听见了人语声和工地的轰鸣声,这些声音听起来是多么的动听啊!
老伴儿说,咱们先把午餐解决了,然后,他找通往小木场沟的下山野道,到停车的地方开车,我则沿森林公园步道下到嵩顶停车场,他再开车过来接我。
一看时间,已经快下午2点钟了,我们从上午8点钟进入大木场沟,到这会儿,已经在山里走了6个多小时,一路上没有碰到一个人影,沿途见到的人为痕迹,也就是驴友贴在石头和树干上的两张团队二维码,以及偶尔看到的饮料瓶和塑料袋而已。我们从家里带的水和水果也差不多消耗殆尽,这会儿感觉是又累又饿。
老伴儿也是不住地感叹,这条路太野了,还真没走过这么野的野道,还夸我能走下来不简单。
老两口向望都亭方向走,边走边找适合午餐的地方。这时候,天空已云开日朗,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娘娘床,便在“床”上坐下,从包里拿出馅饼和鸡蛋饼,狼吞虎咽地吃将起来。
幸亏老伴儿建议带点吃的进山,要不然,肚子里没货,哪还有力气再继续走啊!
这再一次证明,啥时候都要做到饱备饥粮,这样才能心中不慌。
吃饱喝足后,我们分头行动。老伴儿沿着山边小道,寻找下山的野道。我则在木栈道上慢慢腾腾地走,去往嵩顶停车场。
只见前方的老伴儿走走探探,始终没有找到下去的路。我赶上他后,他决定不找了,打算从他上次下去的那个地方先下山再说。
我俩分开后,我还是慢慢腾腾地继续走,走到供人歇息的木平台时,看看四周无人,就干脆躺在长条木凳子上捏捏腰。
上午在乱石堆上攀爬时,老腰吃亏了,僵硬僵硬的,一躺下来,舒服极了。这天的风跟春风一样,又轻又柔,明晃晃的阳光穿过松林斑驳地洒在身上,暖羊羊的,不要太惬意哦!
约摸躺了半个小时,老伴儿打手机说,他走的是通往永泰寺的野道,永泰寺到停车的地方还有5公里左右,估计很晚才能过来,他让我不用急,可以去草甸转转。
我提醒他到了永泰寺尽量拦辆车,那里的车应该好拦些。
我起身继续沿松影木道走,刚走出公园,老伴儿又打手机说,他正沿山平切走着,发现一条往下的石级路,他感觉这条道也许能穿插到停车的地方,就果断沿石级路往下走,老半天才走到底。底部有一个石洞,洞里干干净净的,除了地下铺着的黄色铺盖外,啥也没有,像是修行人住的。但是,台阶路只到此为止,四周再也没路,他只好又沿着台阶上来,这一上一下费了不少劲,心情倍受打击。
听他拿口气,确实对这段冤枉路很懊恼。
我觉得,要是搁平常,他也没啥,这次主要是在大木场沟几次上上下下的探路,已经消耗了不少体力,这平白又走冤枉路,怎能没点情绪呢。
走出公园后,我发现,公园入口附近废墟上的铁皮围挡已打开,可以直接去草甸。走过去一看,还需要爬一个大坡,这次肯定是爬不动了,改天再来吧。
不管怎样,算是有了新发现,不虚此行。
我沿着木栈道到了停车场,不料车停得满满当当的,还不断有车上来。仔细观察,发现大部分都是来拍照的。只见女孩们穿着各种颜色的拖地长裙,每个女孩后边还跟着几个摄影师。
看到这情景,不得不佩服某音的感召力。某音上播的视频,将这里一人多高的白茅草和红色木栈道同框,有一个漂亮女孩在栈道上做奔跑状,还有青山做背景,看上去像是妥妥的大片。
只是得用无人机拍,手机拍出来的效果一般般。
我看停车场也没地方可待,就继续顺木道往下走,木道上的人成群结队的,有躺下晒太阳的,又支桌子喝茶的,盘山路上也停了不少车,听说是来看草甸夕阳的。
草甸夕阳,想想都美,估计老伴儿很晚才能过来,说不定我还能欣赏到呢。
赶快找一个自以为看夕阳的好位置坐下,心想,如果能看到嵩山落日,那可是最大惊喜呀。
正想美事儿呢,只见我们的小福子风驰电掣般的驶来。一看时间,才下午4点20分,不会这么快过来吧。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很矛盾,既想早点看到老伴儿安全过来,又想让他再晚点,等我欣赏了夕阳再来。
没错,确实是我们可爱的小福子。
向车子走过去时,我的心情是既欣慰又遗憾。不过,我没让老伴儿知道我的这一小心思。
一上车,老伴儿就兴奋地说他运气超好,还没走到永泰寺,刚出野道,就在一条未正式开通的公路边,碰到两位开着车带着工具的修路师傅,他把情况跟开车师傅一说,师傅直称奇,就开车把他送到了停车处,师傅觉得走这条路简直是不可思议,说要是没有车,恐怕要走到天黑。
老伴儿说话的语气中,流露着对这位热心师傅的感激之情。
我们在天黑前顺利到家。一开门,歪歪急得直想往外窜,我赶紧喂他一根毛条才安抚住。
经历了这一天的艰难,我们俩共同认为,这次冒然进山,太大意了,说到底,对嵩山还是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不可动摇。
但是,只过了一个晚上,老伴又改口了,他说啥时候咱再走走小木场沟试试。
你看看,登山就是这样,总是让人欲罢不能。
以下这几张照片是老伴儿探路时拍的。你看,是不是走不一样的路,看不一样的风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