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在家。
姐姐家有2个孩子,3岁和5岁。
为什么会提到孩子呢?姐姐平日上班,多数时间都是妈妈带着孩子。但是呢,有一个问题,就是两个孩子都是电视迷,想来,也无问题,只是,这两个孩子为了看电视可以不吃饭不喝水。如果不叫他们,或者不强制关闭电视,吃饭、洗澡、睡觉,都不会听你的。
雷打不动。
所以,平日妈妈也不够威严,一旦被他们看了电视,那么管不住了。
通常是姐姐上班去,遥控器都是藏起来。
昨天,我自己深有感触。
笔记本带回来,一大早起床,两个孩子匆忙吃完早饭,就要看动画片。
而后,爸妈出门,我带孩子。
到了中午,我说,你们饿吗?
头都不抬的说,不饿。
就这样到了下午三点多,爸妈回来,给他们买了包子,也只是匆匆拿走,一面看一面吃。
和他们说话,一句不理。
今天早晨,接到姐姐老公的电话,无意中聊到这个,他说,这次回家要把小米盒子带走(外地工作)。
孩子和爸爸基本上也是一个月见一次,姐姐老公觉得看电视的问题,解决方式就是不给看。
我提出了异议,说,这个问题不在于电视,而在于你们的引导。应该想,如何去让他们既可以看一定时间的电视,又可以从中很容易的抽离,而不是痴迷。
最后,他只说了一句,等你有了孩子再说吧。
结束电话。
本来要学习的课程,也因为这个电话而中断。
忽然难以进入,思绪开始凌乱。
想着,是否是说错了话?
很多时候,都在说,不要试图去劝说别人,会适得其反,而往往,却不经意间就做了这样的事情。
好为人师。
其实,是不对的。
谁都不愿意去接受而别人的批判,承认自己的问题?
又或者,在他看来,这就不是问题,会引起反感。
就像这个暑假去北京,终于带爸妈一起去了他们向往的天安门、故宫、以及长城。
他们这一代人,对于天安门的热爱,远超越我们这一代。
所以,一定要去一次。
而消费的观念,却大不相同。
姐姐中间也多次和爸妈有冲突,比如,2公里的路程,姐姐希望打车,爸妈希望步行,因为一行人多,需要2辆车,成本加倍。但是,其实每个人都很疲惫了,却还是坚持步行。
父母这一代,给出的观点是,忍一忍,就好了。
而我们,开始倾向于不要压抑自己,既然累了,就应该选择另一种方式。
但往往,两种观念相交,难念会有冲突。
如何避免?不说。
一方保持沉默。
这个是避免冲突的方法。
当然,也有其他方法,但是,就像两种文化的冲撞一样,势必有一方被说服,或一方承让,或两败俱伤。
接受新的观念,新的东西,都需要时间。
还是,努力修行自己,避免好为人师。
让自己内心足够平静,足够安宁,笑对多样的形态。
这个,才是人生的常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