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老婆说自己的手机太卡了,微信都用不了,我说那给你换个手机吧,要买个什么牌子的呢,老婆说以前用的是华为,那就再买个华为的,但内存要大一些的,以前的是16G的,后来我就在网上给老婆买了一个64G内存的华为手机,老婆继续选择华为是习惯,不喜欢去改变。我自己也用的是华为,我用华为更过的是一种支持国货的情节,因为同样的情怀,也许我下一步手机会选择锤子手机,每个人选择一种产品,总会有一定的原因。习惯,情怀或者哪怕就是因为你产品的外表好看,定位一点,让你的潜在目标客户最大化的喜欢你,可能这就是品牌要做的。
--------------------------------------------------------------------------------------------------------------------------------------------
小米作为互联网手机的代表,这些年的发展有目共睹,从无到有,从排名最后追到了手机的第一阵营。小米在手机行业的很多行为深深的影响了整个行业。无论是当时提出的 “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七字方针,还是借助粉丝的影响力进行手机产品的销售,无论是在手机行业率先成本价销售产品,还是限量的饥饿营销手段。每一个变化,每一个创新都推动了小米以火箭般的速度,冲进了国内手机的第一阵营。
当然,在这两年,小米的发展遇到了一些问题。随着手机市场的竞争,小米的发展速度放缓了,甚至还出现了下滑,很多人都开始喊小米不行了,甚至有些营销大师在做培训的时候,小米已经从成功案例,变成了经营的反面案例,唱衰之声不绝于耳。诚然,小米手机在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的确也犯了一些错误,例如当年给小米定位的低端的品牌形象,在产品升级,品牌升级的过程中,遭遇到的消费者接受阻力,原来百试不爽的互联网营销,粉丝经济,饥饿营销被竞争对手学到手之后,在手机行业创新也逐步减少,在手机行业中仍然高举性价比大旗,但却被技术储备过硬的华为逐渐拉开距离等等。
小米虽然在手机行业暂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这并不代表小米的发展出问题了。首先我来看看一下几组数据。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小米手环生产商华米公布2016年核心数据,称公司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超过1600万台,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这仅仅是小米生态链公司的77家企业中的一家,在小米整个生态链企业总营业额中也仅占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小米整个生态链企业的销售额已经达到150亿元左右。
近日,雷军宣布,小米也在3年内开1000家小米之家,其实早在2011年,小米就开始了小米之家的探索,只是这个探索速度比较慢,当到了2017年小米默默的已经开出100家小米之家后,终于要在小米之家上发力了,喊出的小目标是3年1000家小米之家。从中国的广袤的市场来说,1000家小米之家理论上是可以容纳下的,毕竟麦当劳在中国都有2600家店。随着小米之家的数量不断增多,一方面会提升手机的销量,雷军说过,小米手机已经是电商之王了,但即使是占到整个行业电商的50%,也在社会总零售额中,占比还是个位数,也就是大头仍然在线下。这1000家小米之家的出现,会让小米的版图扩张到电商之外的市场版图,苹果手机的实体店给苹果的销量增长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在以苹果为楷模的小米,当然不会放弃这个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除了小米手机销量提升之外,对于整个小米生态链企业的产品销量的提升,可能会更大。毕竟小米收集通过这么多年的运作,市场知名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小米的生态链企业的产品,目前在市场上了解的人还并不是很多。而通过小米之家可以最大化的让消费者了解和体验小米生态链企业的产品,最终强力拉动生态链企业的销售额,在这块的增长上,有可能会超越小米手机的增长,毕竟手机行业的竞争对手都是一些巨无霸型的企业,而一些生态链的细小品类中,小米的生态链企业完全可以做小池塘里的鲸鱼。
小米的另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金融,小米旗下的顺为基金。小米刚开始的金融之路仅仅是雷军的个人天使投资行为,但随着企业的发展,仅仅进行小规模的天使投资已经无法满足小米的发展之路,小米在2011年成立了顺为基金。这不仅是雷军的天使投资的继续延伸,还为小米生态链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发展资金,自从顺为基金成立后,小米陆续投资了几十家企业:
这些企业涵盖硬件、电子商务、多媒体娱乐等多个领域,轮次从天使到D轮不等。在整个大小米圈的企业发展中,小米除了贡献出了自己的品牌影响力,自己的流量之外,还为这些企业解决了发展中资金的缺口问题,让整个生态链企业运转的更加高效。
而小米的以上的一些变化,基本上都是基于米粉作为基础的,当小米的米粉的量级达到一个较高的数量级别的时候,仅仅靠手机来变现,已经不能满足小米的胃口了,小米已经逐渐在淡化自己是手机品牌的定位,随着小米之家的数量的不断增多,随着小米的生态链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大,贾布斯目前还没有做成的生态链,也许在小米身上会以另一种方式涅槃。小米目前销售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可能是苹果+无印良品+星巴克+…………,小米会以小米的方式,把各种产品悄然无声的满满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这总方式比大张旗鼓的宣传影响更深远。
所以,如果你还拿小米当手机品牌,手机企业看待,那可能你会失望,但如果你放眼在千万级别的米粉的生活方式上,我们想想空间将有多么大?小米已经不是你以为的小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