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们现在每个人口袋里都有一部手机,经数据调查:大部分的人会在每天醒来后的五分钟内查看他们的手机,之后在当天剩下的时间里还会再看50次。成年人将手机视为生活中的必需品。已经像剪子,钳子一样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但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一部手机在三岁小孩的手里,整个社会的父母是不是都会焦虑起来。但毫无质疑的是电子产品将来一定会更深刻地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中去。
如果我们把这个生活工具当做是妖怪的话,一味地禁止孩子接触,对于孩子成长来说未必是件好事。可倘若我们无厘头的放纵孩子无止境的玩手机,那么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发展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然而对待禁止孩子玩手机的这件事上,大部分家长采用“围堵”的方法让孩子隔离手机,但事实证明,这个结果只会适得其反。这种方法很容易在孩子身上出现“禁果效应”。你越不让我玩,我越想尝试。越禁止就越激化孩子的好奇心,逮住机会就猛玩一阵。继而沉迷手机,无法自拔。
当然,每个家庭不同,每个孩子也有所不同。每个孩子对依赖手机的原因更不尽相同,就大数据的以下三点来看:
通常孩子会在网络上,QQ群,微信朋友圈上结交好友。这种强大的人脉关系让孩子倍感充实,难舍难割。从而不愿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社交。
第二,孩子在手机上可以看电影,动画片。可以听音乐,拍照片。这种消磨时间的娱乐消遣,易使孩子心猿意马,无法专心认真学习。
第三,手机里有很多大型的网络游戏。也有一些小游戏,辛辛苦苦打下来的金币和经验值。让孩子成就感爆棚,梦寐以求,爱不释手。对游戏里的人物久久难以忘怀。
其实,综合以上几点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习惯的养成不是与生俱来的。在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我亲眼所见的故事:有次我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家孩子跑过来:“爸爸,我想和隔壁小明一样,出去放风筝,你能不能陪我去?”朋友说:“吵什么吵?给你手机一边儿去玩,别打扰我赢钱。”那个孩子接过手机自己闷在屋里玩了将近半天.......又过了许久,这个朋友打电话向我诉苦,说孩子整天抱着手机,沉迷不悟。没过几天我又去了他家。刚坐下没多大会儿,朋友孩子便向朋友说:“爸爸,我要玩手机”。朋友气鼓鼓的回绝:“玩什么手机?眼睛还要不要,整天就知道玩手机,你作业写完了吗?……”
每个家长都是孩子航行的舵手,你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的熏染着你的孩子。他们无一不是在走着你给指引的道路。还是那句,习惯的养成不是与生俱来的。
孩子沉迷手机这件事,父母不仅仅要知道如何正确指引孩子,更要知道,孩子不会听你说的,只会看你做的,您不想让孩子玩手机,那您为什么还要整日抱着手机刷微博,赞动态.......您不允许孩子玩手机,那么为什么在孩子最需要你陪伴的时候,您却扔给了他一部手机,让手机弥补了心灵的空虚。别说您忙,没有手机的那个年代,我们谁也没闲着。那是因为您懒,才会让孩子玩手机解放自己。
那说到这里,大家会想,到底应不应该让孩子玩手机呢。我想说“应该”。一方面,在当今互联网贯通全球,新媒体遍布城市乡镇的状态下,如果不触碰电脑,手机等智能电子产品的情况下,我们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电子产品的确能够在某些方面减轻家长们的负担,为整个家庭带来帮助。现在学生的作业越来越多,孩子在家里写作业遇到难题没有人能帮助,这时候可以用手机学习帮助解答疑惑,从而提高了学习成绩。我们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从网上下载很多学习资料,孩子们就不会那么反抗,也会有兴趣去看看这些比较新颖的学习方法。那么父母和孩子的沟通也就会更加顺畅。
可是我们怎么样才能确保孩子正确的使用手机呢?
实践证明,事先的约定比时刻的惩罚效果更容易被孩子接受,也能够更好的实施。我们要制定手机(电脑)的使用协议。也就是我们的约定。
第一点:你要让孩子知道这个手机是你的,而不是属于孩子的。第二点:要合理搭配时间,要把玩手机的时间控制在一个范围。第三点:玩手机的目的,用来学习多一些还是游戏多一些。但是不管哪个,都不要总盯着手机。不要试图总用网络寻找答案。第四点:如果因为手机而耽误正常的作息生活,那么你要及时收回手机,并告知孩子其缘由及危害。
孩子的问题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教育用对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抗拒。不要看到孩子偶尔玩玩电脑游戏,玩玩手机游戏,就觉得孩子学坏了。只有平静的和孩子沟通讨论,才能让孩子去理解你的用心。只有理性的方式才能正确的引导孩子,只有和风细雨才能育李培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