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沉默,那是更残忍的伤害

当沉默的鄙夷成为偏见的共识,谁还能为无助的伤痛拭去血迹,谁还能找寻那片点公正善意,谁有能安心地接受灼烈的日光曝晒丑恶的良知?

    “总裁涉嫌性侵养女”一事在舆论的风浪中抽打着人们的认知,一份社会责任让记者陈舟成为黑暗中的引路人,也使得姗姗来迟的希望有了一点光亮。或许他会想到报道后的结果,权力永远在你想不到的地方展现它的触角。同样他也不可能不知道,网络时代,一篇如此细节化、戏剧化、冲突化而又牵扯官僚本位,未成年性侵,养父高官,那个字眼不是引爆舆论的导火索。可是他还是写了,有人说这是一份担当,勇于揭露隐藏的丑陋,也有人说这是利用人性,用她人的痛苦赚取眼球经济,有人被他专业水准的笔触打动,也有人嘲弄这种煽情性的“小说体”。但是我想借助曹林老师的一句话“有缺陷的报道比得过任何沉默”。看不见的泣诉再真实也是无望的挣扎,听不到的声音再悲伤也是淹没的哀叹。

    记得这篇文章出来的第二天,在公交车上听见两位叔叔在谈这件事,四十上下的年龄,夹杂乡土气息的口语中义正言辞地说“这些个记者就是闲,这种事都报道,真是没事干了”。我忘记他俩是怎么继续聊下去的,如果不是要矜持,我想我会上去抽他一耳光吧。这或许是个例,从网友的一边倒的评论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即使说媒介审判是错误的,可也是一种倒逼问题解决的有效机制。但这绝不是偶然现象,文章中也指出,小女孩和妈妈多次报警,结果都是不了了之,更让人诧异的是警察对于此事的消极对待,“不要老是强暴强暴,哪有这么多事”。很难想象对于一个幼小的女孩来说,要有多大的勇气一遍遍去面对被质疑,被嘲笑,被一次次推向深渊。

    被性侵是多么不堪启齿,哪怕是生理期都要遮遮掩掩的观念下,谁有能指责谁的错。独立于世,那个人不是个体的存在,传统让我们有了可以规避的价值,但是固有的观念也成为文明的陋习。等级权力成为存活的资本,人际关系成为建筑的基石,强与弱、民与官、富与贫,阶级的固化让矛盾撕裂在话语权之中,没有绝对的公平,更没有使然的正义,看不见的地方蝼蚁遍地,黑暗中的独行者走向死亡的方向。

    当一切回归主体,她的错也不过是活在了他人的观念中,无助挣扎。太多理由可以让陈舟闭嘴,可是他还是说了,如果说沉默是最为安全的保护,那么呐喊是最为危险的战斗。所幸有人发声,所幸我们还会愤怒,正义姗姗跑着,很慢很慢,却不会迟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朋友告诉我,自己很想有一个好心态。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工作和家庭的琐事、同事关系的处理、朋友的来来往往.......
    22fd8833d667阅读 606评论 0 1
  • 这是我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的第471天 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话,说每个人每天都要尝试做一些感觉难的事情,这才有进步。人最...
    欧大帅Allen阅读 136评论 0 1
  • 想一想,其实人生挺无奈的。通常情况下,想说的话不能说,得憋着;想做的事做不了,得等着,这才是人生的常态。 ...
    木鱼之歌阅读 542评论 0 1
  • Java线程状态 Java线程有六个状态,可以在Thread类中的枚举类型State中查看。 1. NEW 当Th...
    Leocat阅读 28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