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自己的世界观都要崩塌了。
你能想象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坐在你面前侃侃而谈四维生物么?你能想象一个家伙用一种几乎无懈可击的逻辑告诉你大家都生活在死亡回溯里么?你能想象身边一个朋友忽然有一天对你说他从平行宇宙来而且回不去了么?
至少我想象不到。
无论是看这本书之前还是之后,我都想象不到。区别只是是否理解了,或者说,是否,呃,知道了。好吧,我已经词穷了,因为我真的无法形容这些思想带给我的冲击究竟有多大。他们对于世界的探索和思考,神奇地令人咂舌。
这本书的前面一部分,大概是在第十章之前,都被我当作故事看待,不深思,一笑而过,包括那只耗费了我不少脑细胞的“四维虫子”。但“生命的尽头”这个故事,准确说是案例当中,“她”观察生命的行为和结论让我第一次感到,怎么说呢,就是,第一次使我开始质疑自己的世界观。
蚂蚁是细胞,蚁群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一个“松散生命”。
石头是生命,石头认为我们不是生命,因为对于石头来说,人类生得太快,死得太快。那为什么我们不认为石头是生命?夏虫不可语冰。
这种观点完全颠覆认知,即使理论基础是常识。但她说的有道理,既然我们努力探索外星生命,怎么就不能承认地球上的其他事物以人类不同的方式存在。嗯,她承认了,去寻找了。然后,她被认为是疯子。
自此以后,我开始认真对待书中每一个患者人的言论,无论是精神病患者的还是专家教授的,都尽自己所能仔细分析。结果是,除去那些我的确无法理解的纯物理和生物学知识以外,我相信了他们每一个人的世界观。
在放下书之后,我的脑子有一段时间是极度混乱的,各种不同的观点在其中纠缠碰撞,甚至产生新的想法。我不敢再想。这些人强大的逻辑和几乎没有漏洞的理论实在太有蛊惑性,连精神病医师都可能接受他们的理论,然后成为新的疯子。
是的,我在害怕。这不仅是因为我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被打乱,毕竟理解一种观念与接受并认同它有着天壤之别。更深的原因在于,我发现自己还不如一个疯子,或者说,我发现自己连成为疯子的资格都没有。
这种感觉是在读过“永不停息的心脏”一章之后出现的。
若说“量子泡沫”疯狂地考验了我的理科思维,那么,“分形几何”这种明显更好理解的理论才真正让我明白自己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疯子。这种说法或许比较离谱,毕竟没有人真的想得精神病,但在那一刻,这是我大脑中唯一的想法。
做个比喻。
我曾经问过自己,地球外面是什么,后来我知道了答案,那是太阳系;我也曾问过自己,太阳系外面是什么,后来我也知道了答案,那是银河系;银河系外面呢,是宇宙;那么,宇宙外面呢?这个问题我不清楚,老师不清楚,科学家也不清楚。很好,既然都不清楚,那就等能够搞清楚的人给自己一个答案吧。我这样对自己说。
“假如你是三维的生物,那你不但无法理解四维生物,你也同样无法理解自己——三维生物。因为你的‘看’,本身就带了三维的特性去看,这个‘去看’本身,是无法排除出去的,所以无论你怎么看都看不完整,也就无法看懂……”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不去探索我无力探索的真相,所以我成不了疯子。
这样看来,这是一件好事,但这仅仅是个比喻,虽然我真的思考并放弃思考过这个问题。况且,这种想法同时也在阻止我静下心来做一些事情。
我是一个普通人,我在乎功利,我不愿做一些无涉利益而真正使我充满向往和好奇的事情。但精神病人能。
这不得不说是巨大的讽刺。
天才与疯子往往只有一线之隔,他们都有一套自己的思想体系,严谨而周密。然,过犹不及,在未知中陷得太深,天才就变成了疯子。
我们无法理解疯子的世界,甚至无法理解自己的世界,因为有太多的未知。面对未知,给自己一个探索的机会,这是对世界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