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很期待放假,早早对假期里要做什么列出一长串的安排。比如去哪里旅行,去哪里胡吃海喝,恶补落下的电影电视剧或综艺,恶补加班欠的觉,等等。
但是假期一结束,“假日综合症”就犯了,又累又困,精神涣散,全身毫无力气。明明假期休息得很充分啊,睡得也不少,为什么就这么累呢?这岂不是失去了休假的意义?
01假期越休越累,因为你并未从休息中得到奖赏
清华大学前几年做过一个关于休假状态的调查,排名第一的休假状态就是“累”。那假期中,你是怎么度过的呢?排名前几位的行为是以下几种:
补觉;打卡式旅行;恶补电影电视剧;宅家疯狂打游戏;通宵打麻将;KTV、酒吧嗨到三更半夜。
这样放肆休息之后,大部分人都会感觉空前的疲倦、空虚和焦虑。很多人将这归因为作息不规律,比如熬夜。其实这种感受,身体上的累是其次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消极感受。精神上的空虚和焦虑,不仅仅是作息不规律导致,而是因为你潜意识里,认为你做的这些行为是无意义的。
你昏天暗地的睡了两天两夜,然后呢,除了身体的腰痛头痛,好像也没有那么解乏。不觉又虚度了两天,在宝贵的休息时间里,自己啥也没干就过去了。除了增加的空虚感和焦虑感,自己期待的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的状态也没用来。
你安排的满满当当的旅行,每个景点都去过了,照片也拍了,朋友圈也发了,带的特产也分了,除了多一点炫耀的资本,好像也没带来别的益处。你花了不少钱,也起早贪黑的赶景点,最后收获的,还是感觉一片虚无。
你没日没夜的刷电影电视剧,除了腰酸脖子痛眼睛好干,就是无聊感和负罪感。无聊是因为到最后发现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的,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因为看了几部电视剧有什么改观。虚构的剧情、陈旧的套路,看越多越觉得还是这样没有新意,无聊感越强烈。负罪感是因为你原计划的规律作息被打破了,你给爸妈打电话或给家里做顿饭的计划又泡汤了,又或者你又错过了陪孩子成长的一天。
快乐感是大脑对积极行为的奖赏,需要有成就感和价值感的支撑,如学到有用的知识、达到新的成就,经历有意义的体验。
如果你从休息的行为中,没有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让大脑界定为无意义的行为,那最后收获的也只能是空虚和焦虑。
我们会感到成就感、价值感,也会感到空虚感、焦虑感,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是会判断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的。傻子看起来天天都快乐,因为他们的大脑没有潜意识的需求,也就无需判断积极行为或消极行为,什么行为都是一样的。但凡有所追求的人,大脑就会判断你的行为是否跟你的追求相符。
02我们需要的休息,其实是给人生添加能量
关于休息,前Google高管、原腾讯副总裁吴军的诠释,我比较认同:“休息的本质,就是从外界获得能量和信息”。
不管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者,平时忙不停歇的工作状态,需要从休息中找到一个口,这个口既是出口,也是入口。出口,是要把平时工作中的负重感、焦虑感、迷失感等消极的感受,释放出来。入口,是要从休息中获取积极的信息和能量,为工作中的迷失找到方向,为遇到的各类问题梳理出解决思路。
我的爸爸妈妈,是地地道道的体力劳动者,基本每天五点起床,晚上7点下班,一天有12个小时完完全全的体力劳动。我和弟弟都不常在家,每次回家都看爸爸妈妈忙不停,收拾家、做我们喜欢吃的,就为了我们在家待几天能待的舒服。
我回家常常劝他们好好休息,多睡觉,看看电视,可他们从来不睡懒觉。一大早就就田里拔菜、买肉,准备好吃的。我说平时干活那么累,我们在家随便吃点就行,不用忙那么多,我们在外面吃的也不差。他们说:“只要你俩吃住高兴,我们干啥就都不觉得累,也觉得活都没有白干”。孩子开心快乐,就是父母的能量。
我是脑力工作者,回到老家,我最喜欢的就是跟在爸爸妈妈身后,去田里到处转一转,看各种瓜果蔬菜茂盛生长的样子,看给它们浇水、松土、采摘,做成可口的食物。这种岁月静好的模样,给了我极大动力,仿佛工作中的压力和委屈,都找到了出口,在我们静静流淌的岁月中,都不算什么。
有人说,不规律的作息和身体劳累,造成越休息越疲惫,其实也不尽然,关键是这种不规律作息和劳累,是否带来了成就感和价值感。
有两件事情我印象比较深刻。一次是回老家,我、弟弟和爸爸一起搬砖砌墙,花一天时间盖了个洗澡间,最后累的全身酸痛,但内心并不觉得累,反而觉得生活更加美好。还有一次,周末去跑半马,早上四点多起床去集合点,跑完回来腿足足疼了一星期,但是我对自己更有信心了,觉得有好多看着难的事情,尽管去做就是了,我们的能量超乎想象。
所以,真正的休息,其实是有意义的休息,是可以给自己日常工作赋能的,可能是精神层面的,也可能是思维层面的,或者是方法层面的。
03真正的休息,我们可以做什么
假期的休息,是为了回来更好的工作。为了达到真正有意义的休息,我们应该合理安排假期,假期活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高质量的休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获取知识和信息,充实大脑
获取知识的渠道有很多,关键在于思维方式的改变。读书、旅行、看电影、看剧等等,都是汲取知识的途径。为什么有些人读几本小说、打卡旅行、追几部电视剧会感到空虚和焦虑?有些人做这些会感到收获满满呢?
日本的心理医生提出了被动娱乐和主动娱乐的概念。被动娱乐,看肥皂剧、刷手机视频等,不需要大脑去思考,被动接受信息。主动娱乐,如有质量的阅读、下棋、打球等,需要动用大脑思考,也需要大脑专注。主动娱乐会带给人更多的愉悦感幸福感满足感。
所以,只要转变做这些娱乐活动的思维方式,把自己的思考和总结注入进去,知道从中可以获取到什么知识和信息,就可充实大脑。如果断定某些娱乐活动,对自己没有任何长期营养,只满足一时的快感,那就不要做。
2、获取情感上的连接与动力
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都需要情感的归属感、安全感和认同感,这种情感有亲情的、爱情的、友情的。我们可以跟亲近的人做有意义的事,从中感受情感的温暖与美好,同时也将工作中的不好的情绪得以释放。
与家人、爱人、朋友,做的事情可能很简单,也不需要花过多的心思,就很容易获得美好的感受。比如和家人一起郊游,和爱人一起做一顿饭,和朋友一起闲来看书,等等。和亲近的人获得情感连接,可以让自己更加有动力去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更有目标感和方向感。
3、发挥兴趣爱好,做自己喜欢的事
人一生中所做的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必须做的事,一类是喜欢做的事。我们普通人,大部分时间可能都在做必须做的事,因为这些事可以保障我们的生活。而喜欢做的事,却可以给我们内心带来最大的欢乐和富足,这种愉悦不是用物质金钱可以衡量和替代的。
有人喜欢唱歌,就可以用假期的时间,去学习并唱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有人喜欢养植物,就可以抽出时间好好打理养的花花草草,研究养花的创意;有人喜欢写作,就可以专门抽出几小时安静的时间写写文章。
做自己喜欢的事,很容易让人不知不觉就专注于其中,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能抽出时间做喜欢的事,这会让对生活有念想,有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