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我和学妹带了一个大村庄,孩子们都很开心,就连上两次村庄都冲突的小S和我家俩娃,也配合很默契,相互补位,有商有量,看起来俨然是非常和谐的村庄团队。我和学妹还以为这个村庄就能这么圆满地结束了呢,事情哪有这么简单呢?孩子们总能给我们惊喜。
村庄走到最后一个休息点,也到了最后一个合影拍照环节,之后有事儿的就可以先走啦,想留下来继续玩的孩子,还可以一起玩。孩子们有的在跳绳,有的在打沙包,有的在完成自己的画作,一片祥和美好的景象。
突然,玩沙包的俩孩子扭打起来,是我儿子和小H,远远的小Z叫喊着冲过来:你竟敢欺负我弟弟,我要打S你!小H是小Z的弟弟,今年7岁,小Z10岁和我儿子同岁。大人们还没反应过来,小Z、小H和我儿子已经扭打到一起啦。
大人们常规操作,拉架劝说,我和小Z妈妈各自批评自己儿子,妄想熄灭他们胸中的怒火。但是,小Z的怒火在妈妈的压制下越烧越旺,我儿子也不甘示弱,一声高过一声地喊。
小村长小S发话了:“你俩别吵啦,打一架吧,谁输谁赢都要接受,打完这件事儿就结束了,不能再纠缠了,你俩同意吗?”
Z眼红地看看S,看看妈妈,又看看我说:“我俩打架,不公平,我比他年龄大,对他不公平。”
“你几岁啦?”我问
“10岁” Z 回答。
“他也10岁啦,和你一样大,只是个头比你矮一些,你俩打架很公平。” 我被这个孩子感动了,他不仅保护弟弟,勇敢为弟弟出头,还能为对手着想,为对方寻求公平。
小Z妈妈面带笑容地看着我,小S妈妈也朝我点头,我儿子似乎也没有怯场的意思。那几就让他们打一架,我儿子不是一直都觉得自己很厉害么,那就杀杀他的锐气。
我找了块儿草坪,把孩子们引到草坪,我们的摄影小村长立刻就位,架起手机一边解说一边录制,小S站在俩人中间宣布规则:
1、不能用工具,只能徒手打架。
2、不准打头,不准打肚子,不准打前胸后背。
3、翻看衣服口袋,确保口袋里没有任何物品,以免误伤对方。
4、三局两胜,败者必须服气,不再纠缠。
5、打架者必须向对方鞠躬行礼,开始结束都要朝对方行礼。
6. 双方报自己名字,承诺遵守以上规则。
俩人表示同意,然后朝对方行礼,开始第一局。
我儿子先踢出第一脚,想一招制胜,小Z轻轻一闪,躲了过去,然后正面向我儿子扑来,我儿子伸手接招,只有招架支功,没有还手之力。两三个回合,我儿子就被小Z压倒在草地上。
裁判小S立刻喊:停,第一局Z胜。
小Z放手,站起来后退几步,我儿子从地上爬起来也后退几步,俩人拉开距离站定。
裁判小S再次重申打架规则,然后宣布开始。
第二局开始,我儿子似乎有点恼羞,猛地扑过来,小Z后退一步趔趄一下差点倒下,但是他迅速站稳反击,我儿子一手抱着Z一手要袭击Z的头部,小Z提醒他,犯规。小S上前,拉开他俩宣布第二局结束,俩人平局不分胜负。
俩人再次拉开距离站定,小S问:“你俩打够啦吗?过瘾不?”
“打够啦,过瘾!”小Z回答。
“没打够,还要打,再来一局。”我儿子不服气。
“那就再来一局,三局两胜者胜出。”裁判小S想让俩人都心服口服。
俩人对视,在原地蹦跳做进攻的架势。
周围聚集了很多人围观,大家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态度。
几分钟过去,俩人还在原地蹦跶,谁也不主动出手,围观者等得不耐烦了,催促:“你俩还打不打?开始呀!”
我儿子说:“先出手就会露出破绽,我等他先出手。”,小Z不回答,也不出手。
裁判小S说:”我倒数到10,你俩不出手这局就结束啦。10,9,8,7,6,5,4,3,2,1!好,结束!双方行结束礼。”
俩人冲对方抱拳点头。
我儿子冲小Z说:两平一胜,你赢了!
小S握着小Z的手,不知道说了啥,小Z满意地离开了。
小S走到我儿子身边,小声地和他说话。我们这群围观者撤离草坪,回到大路上。
过一会儿,我儿子和小S也走出草坪,小S收拾自己的背包,准备继续出发。我儿子一个人落寞地走出人群,朝公园出口走去。
夕阳衬托着他落寞的背影,散发出浓浓的挫败感,有股武侠剧中江湖对决后,失败者离场时的悲凉氛围。
我们采访小S,”你当时如何想出来让他俩对决,不担心他俩大打出手出问题吗?”
小S胸有成竹:“我看小Z和Y都是个讲道理,讲义气的人,不会不管不顾的打架的,小Z说他只是不想看着弟弟被人欺负。Y也是个善良人,他也不胆怯和Z打一架,那就让他俩都心服口服地打一架。我说了很长的打架规则,是缓兵之计,让他俩平静心情再出手就会轻一些,再说这么多大人在周围,肯定会照顾着,不会看着他俩打的很厉害。你们没看到,他俩开始打架的时候,眼里已经不红了,没有怒火了,有理智了。”
“你最后一局那个倒数结束战斗,真是神来之笔,你是怎么想到的?”,围观的阿姨们也好奇。
小S不紧不慢地说:“Z已经获胜一局了,他要给弟弟报仇的心态已经满足了,Y明显打不赢Z,那就赶快结束战斗,让他俩都不丢脸,很多人围观呢。所以我就倒数结束,让他俩都服气。”
“你最后和他俩分别聊了什么,你为什么分别和他俩聊?”
“俩人打了一场,我想看他们是否真的心情平静,心服口服啦,Z和说我他弟弟也有错,先打了Y。那我就判断他不会再纠缠了。Y问我让他俩打架说很多规则,是不是缓兵之计,我也想安慰一下Y,他战败了。”
多么细心又智慧的的孩子呀。大人们应该相信孩子的智慧和能力,他们更懂孩子,比大人处理得更得体。
回去的路上,我追上小Z,表扬他是个善良,懂事的孩子,能维护弟弟的利益,保护弟弟,还能遵守规则,尊重对手。我问他,下周还要不要来村庄。
他开心地说:“下周还要来村庄玩。”
儿子在公园门口等我们,他并不想见大家,等所有人都离开了,才露面,见到我第一句话就说:“妈妈,给我报散打课,我要去学散打!我今天出糗了。”
让这个爱翘尾巴的孩子尝尝挫败的味道也挺好的。
移动的村庄,真是一个大宝藏,在这里大人孩子都能得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