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9晚7(甚至晚8、晚10......),真那么忙吗?
“叮玲玲~~~”从闹钟响起的这一刻起,我变身拧上了飞速运转的发条的钟:火急火燎地洗漱、换衣服,火急火燎地赶地铁,火急火燎地冲进办公室打开电脑开始工作,中午火急火燎地随便吃个盒饭,晚上过了下班时间依然在火急火燎地赶着完成当天的工作任务......如果这也是你的生活写照,那么你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了:“我真的这么忙吗?”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这句歌词用在当今社会的很多职场人士身上,是再贴切不过了:忙碌让人的衰老速度都加快了!可是工作本应是让我们更好地生活的,而不是让我们失去生活的。面对如此严重影响生命质量的问题,我们不得不严肃起来!
为了解决问题,我们首先应发掘出问题的本质,不然很有可能缘木求鱼。时间究竟是什么?它能够被管理吗?从本质上来说,时间是不可被管理的,即便是你自己的时间。不信的话,你叫它停下来试试?既然时间不可被管理,那我们需要管理的究竟是什么呢?答案就是:注意力!一个人的注意力才是完全由他自己控制的,不受客观条件限制的。你学习,本质是把注意力放在学习知识上面。当你的注意力不在这上面的时候,你的这个行为能叫“学习”吗?不,那只是在磨洋工。
好,现在我们清楚了时间管理的本质就是自身注意力的管理。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在忙碌的表象下,你究竟有没有浪费注意力:
1,先在一张纸上写下你自己认为分别花在“集中精力工作”、“无意义浪费注意力”、“真正的休息”上的比例,比如:40%、30%、30%。
2,接下来我们分别描述下这三种状态到底是什么样的:
a)集中精力工作:心无杂念;进入忘我状态;效率很高。
b)无意义浪费注意力:漫无目的逛网页或网店;纠结、闲聊;无法集中精力;烦躁不安。
c)真正的休息:打个小盹;到楼下散步。
3,连续5个工作日,每隔一小时记录下自己究竟处于哪种状态,从走进办公室到走出办公室。
4,周六时统计一下在过去的70个小时中,三种状态所占时间的比例(使用原书中提供的时间统计表更为方便)。
大部分人的统计结果往往是浪费注意力的比例高达60%甚至70%。那么,那些的被浪费的注意力究竟去哪儿了呢?它们被各种“注意力黑洞”吸走了!注意力黑洞,会永无止境地吞噬你宝贵的注意力!
揪出你的“注意力黑洞”,避开它
为了揪出“注意力黑洞”,我们可以使用下图所示的表格来记录一天的工作情况。使用方法:
1,每隔一个小时写出下一个小时计划做的事情。
2,一个小时结束之后记录下结果。
3,坚持一整天。
使用这个表格记录工作情况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高效时段”。在找到高效时段之前,可以采用下面这些建议尽量避开注意力黑洞:
1,关掉 MSN、QQ
2,关掉邮件到达提醒
3,保持办公室的整洁
4,给水杯里倒满水
5,做一张任务清单
6,选一张不错的椅子
7,尽量地隔离自己
8,要事第一
9,无法集中精力时先休息一会儿
10,设置任务的最后期限
有这些建议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使用一个避开注意力黑洞、找出高效时段的法宝--时间(注意力)日志(原书中提供了模版)。记录时间日志有如下好处:
1,提醒你珍惜时间(注意力);
2,分析自己时间(注意力)的投入与产出;
3,找到你的最高效时间(注意力)段。
面对日常工作中那么多重要或不重要、繁琐或简洁的事务,那些效率很高的人往往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比如,工作四步法:
第一步:将所有的任务放入工作篮,不论是谁在什么时候交待的任务,统统放进工作篮。
第二步:将可以置之不理的任务清除掉;将必须在某天处理或者必须转交别人处理的任务拿出来;将那些可以在两分钟之内完成的任务立即完成。
第三步:将需要在特定日期处理的任务写进日程表;将需要别人处理的事情立即转交并且设置到期提醒;将需要现在处理的事情摆在办公桌上。
第四步:在自己最高效的时段,做最重要的事情;其它的事情也做合理安排。
除了系统的方法以外,还有一些小技巧也可以帮助提高工作效率:
1,找出重要的事情在高效时段内完成。
2,回顾你需要发布或者呈送给上司的资料。
3,看新闻用RSS。
4,减少检查邮件的次数,每天两次足够了。
5,能午休的时候尽量午休,有利于精力恢复。
如何将最重要的事安排在自己的最高效时段呢?
现在通过记录时间日志,我们找到了自己的高效时段,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要把最重要的事放到这个时间段内去完成啦!可是问题来了,什么事情是我最重要的事情呢?
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尽相同,而且同一个人面对不同类型的生活事务时的价值观也不相同。要想确定自己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我们首先得找到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我们可以使用职业价值观自测量表(搜索引擎搜索“职业价值观自测量表”)来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念倾向,我自己得分最高的三项倾向是:成就感、人际关系和利他主义。这些倾向就可以在工作中帮助我评估优先级。将评测得出的价值观写在一张卡片上,放在你抬眼就看得到的位置,这是影响你工作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