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仙人洞》是已故毛泽东夫人江青拍摄于1961年的摄影作品,为文革期间制作的用于发稿使用的大尺幅样片,并作为封二作品收录于《新摄影》(1968年)第一期中。
2013年10月31日出现在北京华辰今秋拍卖的图录上。这幅照片摄于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庐山会议期间,深得毛泽东赞赏并为之赋诗一首。
2013年11月16日下午,江青摄影作品《庐山仙人洞》以10000元起拍,终以34万元落槌,远远超出原先的预估价。作品介绍
这幅作品使用的是银盐纸基材质,尺寸为27×22cm 11×9in。照片从仙人洞前石护栏的角度取景,远望西北方锦绣峰,上方有蟾蜍石、古松疏影点缀,左下方为锦绣峰白鹿升仙台及御碑亭,境界开阔。
影响评价
这张照片备受毛泽东的称赞,毛泽东公开为之赋诗《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作品拍卖
2013年11月12日,华辰2013秋季拍卖预展在北京举行,江青的摄影作品《庐山仙人洞》出现在此次预展中,估价1.5万元至2万元。该照片将于11月16日下午拍卖。
2013年11月16日下午,“华辰秋拍”影像专场拍卖在北京伯豪瑞廷酒店举行。据“华辰拍卖”官方微博消息,编号Lot.843 的江青摄影作品《庐山仙人洞》以10000元起拍,经过场内几拨藏家的多轮竞价,价格拉锯近十分钟,终以34万元落槌,远远超出原先的预估价。
背景资料
2013年11月16日下午,在北京华辰秋季拍卖会上,江青于1961年在庐山拍摄的一幅著名照片—《庐山仙人洞》,以34万元的高价拍出。在2013年5月10日,江青所摄毛泽东在庐山含鄱口的坐像—《世界人民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同样也是以34万元的高价拍出。17日,记者探寻到了一些《庐山仙人洞》老照片背后的历史故事。
拍卖价格远高于估价
《庐山仙人洞》照片于11月12日在北京华辰秋季拍卖会上预展,估价1.5万元至2万元。这幅作品使用的是银盐纸基材质,尺寸为27×22cm,作品为“文革”期间制作的,用于发稿使用的大尺幅样片,并作为封二作品收录于《新摄影》(1968年)第一期中。在16日下午的拍卖会上,《庐山仙人洞》以1万元起拍,经过场内几拨藏家的多轮竞价,价格拉锯近十分钟,最终以34万元落槌,远远超出预展时的估价。
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在介绍这幅照片时称,该照片是验证上世纪60至70年代这段特殊历史十分珍贵难得的实物。
照片画面并非仙人洞
庐山仙人洞位于庐山牯岭西侧佛手岩,海拔1049米,深约10米,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祠吕洞宾,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仙人洞进口处,为一圆形石门。门上方正中镌刻“仙人洞”三字。左右刻有对联:“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入圆门便见一大巨石横卧山中,宛若一只大蟾蜍伸腿欲跃,人称“蟾蜍石”。石上有一株苍松,名石松。石松凌空展开两条绿臂,作拥抱态。其枝枝叶叶,蓊蓊郁郁,生机盎然。其根须裸露,却能迎风挺立,百年不倒,堪称庐山奇景。
“咦,仙人洞和以前看过的江青拍摄的《庐山仙人洞》照片怎么不一样呢?”17日,一名游客将《庐山仙人洞》照与仙人洞相对比发现,照片画面与仙人洞完全不一样。原来,江青所摄的《庐山仙人洞》照,画面并非仙人洞,实为从仙人洞前面远望西北方锦绣峰的景观。画面上方有蟾蜍石古松疏影数丛作为点缀,左下方为锦绣峰白鹿升仙台以及台上御碑亭的黑影,中间大片空间则为黄昏时天幕上的阴暗云层。
毛泽东题诗使照片名满天下
1961年9月9日,毛泽东写下了《七律·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一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1961年,国内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在《为李进同志题庐山所摄仙人洞照》一诗中,通过展现暮色苍茫、乱云飞渡中苍劲挺拔、从容镇定的劲松形象,和上摩苍穹、下临深涧的险峰形象,表现出了毛泽东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乐观自信的信念。
这幅《庐山仙人洞》照在“文革”中以“李进”的笔名发表,采用手工上色将黑白照片做成彩色照片。在庐山期间,江青拍摄了很多照片,但公开发表的只有《庐山仙人洞》和拍卖的《世界人民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
劲松因照片曾遭“生死劫”
在《庐山老相册》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1966年“文革”开始后,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红卫兵排着长队来到仙人洞前,体验伟大领袖诗篇的意境,在“劲松”前留影,留影后还要拔下几根“劲松”的松针,夹在“红宝书”里带走。不久,松针就几乎被拔光了,树根也被摇松。1967年,“劲松”开始发黄,奄奄一息。于是,工作人员挑来黄土,注入“劲松”根部的石缝中,再灌水。经过精心呵护,1968年,“劲松”奇迹般地返青了,历经磨难之后,更加青翠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