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墨结婚了,新郎还算高大帅气,只是头发有些稀疏,年纪轻轻发际线就开始后移了。估计过不了多少年,就会是个秃子。
本来这不关我的事,只是隐隐约约还能记得以前小墨说过的话,她说自己坚决不嫁三类人,一是秃子,二是Y市人,三是婚后可能异地的。
但她现在嫁的这个人,三条全都占了。虽然还没全秃,但也不远了;绝对的Y市人,土生土长;异地,还是长期异地,远在天涯的那种。
真不知道小墨是怎么想的,一下子就把自己先前所立的条件全部推翻了,而且是彻彻底底地反着来。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傍上了大款,才那么没原则。但我知道,男方家境真的很一般,他们的结合完全来自于自愿和吸引,因为我有幸见证了他们结合的整个过程。
2
那一年暑假,小墨大二,她的表哥来Y市,说是要见一个同学,叫上了小墨,小墨拉上了我。晚上一起吃饭,饭桌上这位同学毫不掩饰,几乎全程直勾勾地盯着小墨,这也太直接太明显了吧。
而小墨装作不知道,看上去好像很自然,但我还是发现了异样,那举手投足间分明就是眼中带笑、面若桃花。
再次见到小墨时是两天后,她跟换了一个人似的,好像整个人都在发光,蹦蹦跳跳,怎么也藏不住的喜悦。她说自己可能恋爱了,对象就是那位同学。
小墨问我对这位同学的印象,我意味深长地看着她:“挺好,就是头发比较稀,将来真不好说!”,她狠狠地白了我一眼:“要你管!”。
小墨告诉我,这是位兵哥哥,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当兵。
之后的几天,小墨彻底抛弃了我们这帮朋友,再看到她时,她却一脸忧伤。我们还以为分手了,原来是兵哥哥假期到了,回去守卫边疆了。而这一走可能就是一年,365天的日夜。
3
本以为这段感情会不了了之,可他们竟然靠着长途电话维持了下来。不知道多少个夜晚,小墨蜷缩在阳台上,给兵哥哥打电话,风雨无阻。因为怕影响宿舍其他人,不敢在屋里打。
小墨已经习惯了睡觉前,与兵哥哥说会话,有时兵哥哥工作到很晚,晚到小墨的宿舍都熄灯了,她就端个小爬爬在阳台上等,等到兵哥哥忙完了,听兵哥哥跟她说晚安。有时兵哥哥执行任务,联系不上,小墨就会好几天辗转反侧,茶饭不思。
终于放寒假了,小墨决定去那遥远的地方找兵哥哥,陪兵哥哥过年。朋友不解,父母错愕,她毅然决然,不顾一切。
她真的过去了,跨越千山万水去见她的兵哥哥,那个除了通话时间,只与她相处了八天的男人。
4
他们两的感情一直不被我们看好,因为有太多可以剧终的理由。长期的异地,常人难以想象的遥远,军人封闭的环境和职业,小墨的身边不乏条件更好的追求者,以及这位兵哥哥完全违背了小墨最初的择偶条件。
可我们却总被现实啪啪啪打脸,一年,两年,直到小墨大学毕业,直到现在他们结婚。
说实话,我从心底觉得小墨的婚姻是冲动的。她的选择违背了自己的初衷,她的选择意味着婚后长期两地分居无人照顾,意味着无数个日夜的孤独守候。但她的选择也是那样热烈、绚烂和不顾一切。
5
我想到身边很多朋友相亲的经历。一般双方在见面之前就把对方的家底摸清楚了。是否有房有车,收入多少,是不是公务员,父母是干什么的等等。
了解后觉得还不错,才会决定见面,若不满意可能就没有下文了。
这好像是谈判,谈判双方把自己的所有资源和筹码放在桌上,觉得适合就一起过日子,不适合就NEXT。
用这样的方式来选择婚姻,程序严谨,条理清晰,只需列出对方的条件与自己心中的条件,然后一一比对,好像不会出错,但总觉得怪怪的。
6
怪在哪呢?怪就怪在这样的方式太过理性和冷静。婚姻不是做生意,不应该是过于理性的冷冰冰,它更应该是感性的。
婚姻的基石应该是爱,而爱的起初就是冲动,是热烈,是火花,是不顾一切。爱一个人就会心甘情愿为他做出改变;爱一个人就会想方设法为她撑起一片晴天。
那些人面对婚姻之所以十分理性,列出各种各样的条件,是因为还没有遇到那个能冲破理性防护层直抵内心深处的爱,还没有遇到那个能让自己怦然心动不顾一切的人。
如果遇到了,那些之前所设想好的条件便不再那么重要了。那些条件只是自我保护的盾牌,抵挡周围一切没有爱的现实和虚幻;那些条件只是一种补偿,用来填补一段关系中所缺失的情爱。
7
你嫁的或是娶的是那个人,指引你牵着你的是爱,而不应该是房子、车子、工作、地域或是户口。
物是死的,人却是活的。缺少物质钱财,将来还可能通过努力创造出来,但缺少火花,那就不好说了。
前者是暂时有没有的问题,而后者却是属性的问题。就像棉花与石头,永远碰撞不出火花来。
想起之前问过小墨:“你就没想过嫁给他意味着什么吗?”,小墨笑了起来,语气轻柔且坚定:“我喜欢他,就是想跟他在一起,不管遇到什么,一起面对。”那笑容中透露出的分明是发自内心的幸福和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