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 上的「宇宙漂流井底之蛙」@yllan 在今年七月新 MacBook Pro 发表的时候说:
「十年前的我會想買台嶄新的 MBP 好好犒賞自己爽一下。現在?也許沒那麽簡單了。我想要一個有希望的社會、環境可以生活在裏面。」
时隔两个月,新的 iPhone 如期而至。以我所见,没有人对此感到兴致盎然。是的,依然会有大量的人会在 9 月 14 日下午去抢金色的 512GB 款 iPhone XS Max。又如何?即使是同样乏善可陈的 iPhone X 发表完之后,我仍会在 YouTube 上浪费整天,去看新的 iOS 采用了什么样全新的手势交互,去期待这次的玻璃会有怎么样的全然一体的质感。你知道的,新的 iPhone 永远有惊喜,不一样。
但 2018 年的新 iPhone 们是三颗让人觉得绝望的炸弹。是的,iPhone XS 们依旧会是制造工艺处理器屏幕相机最好的电话,即使没有什么新的东西。但 Phil Schiller 的确开始在台上给你讲「双开双待」是什么东西了,这没有什么不好,但他也的确单独留出一页幻灯片,告诉身处中国内陆的我们:
这次虽然惊喜不多,失望确是巨大的。
只有物理双卡。
数年前苹果就开始在能用蜂窝 4G 网的 iPad 上开始推行电子的 SIM 卡,这样用户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随意切换自己使用的服务。而去年的 Apple Watch Series 3 也搭载了这项功能以实现 4G 数据连线。后续是,大陆用户只有寥寥数个城市的联通用户能用上这项功能。
「不忘初心」是说滥的话。四十年来,最重要的不是苹果的设备本身如何进化,而是这些设备上诞生了无数重要且有趣的事物。不要忘了,就连互联网本身都是在一台 NeXT 工作站上展现雏形。许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 iOS 和 macOS 才是至关重要的「平台」,Mac 和 iPhone 只是它的物理形态而已。新的 iOS 设备是什么样子,从来无关紧要,我关心的只是,iOS 能在新的设备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吗。进而,能让用 iOS 的我激发自己的潜力吗?Alan Kay 说,对软件认真的人应该有自己的硬件。这话从来不假。有这样的 iOS,才有这样的 iPhone。
问题是:像 iOS 这样的技术在社会中到底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三十多年前,打造 Mac 的工程师们是一群艺术家。先驱们抱着对未来怎样的愿景去打造这所有的事物,作为用户的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利用这些设备和软件去创造所有的东西。期望努力之下的社会和世人能变成怎样的模样,期望技术在社会进步的过程里面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期望技术进步之后的社会能以同样的姿态反过来促进技术的进步。eSIM 作为有潜力的新技术在推广过程中依旧被人为设下重重障碍。特供版物理双卡不是苹果的错,但的确是苹果的无奈。
沮丧吗?实用主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获得数量众多的拥趸,技术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尴尬过。华为在发表会后说自己「稳了」。微博下面会有人说华为有了 iOS 就无敌了。止增笑耳。eSIM 低头,华为抬头。@yllan 作为一个台湾人提出那样的期望,对岸的我除了认同也的确没有什么好说的。是普世的追求,好像在我们这里就尤其艰难。希望我们还有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