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对这个问题百思不解,“在学校时,那人比我成绩差多了,为什么现在他比我混得好这么多?”。如果你成绩还不错,你肯定也有过这种经历,就是自己知道的不轻易告诉别人,很怕别人学好了,考得比自己好。在班上,那些实力相当的同学之间往往是不怎么往来的或探讨问题的,都是自己搞自己的,这里面有面子问题、不服输的心态,也有担心别人“偷师”的防范心理。
在这种学习氛围下成长的我们,都不大懂得如何求助、如何最大限度的与人合作,尤其是进入职场后,不善于跟自己同行业的、同部门的人合作,总是抱着一种“零和博弈”的心态处世,忘了还可以有“双赢”的方式。其实,那些成绩不好的同学,往往都喜欢玩游戏、打篮球等需要高度协作的事情,这其实无形中培养一种与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前天看4月8日那期《奇葩说》,那期的辩题是“不给别人添麻烦是美德吗?”,作为反方的罗振宇最后总结说,“给人添麻烦其实就是在建立一种协作,而我们现代社会财富的大爆发就是建立在大规模陌生人之间的协作之上。”罗胖提了两个瞬间,第一个是莎士比亚里戏剧《哈姆雷特》讲了一个故事,讲一位父亲送儿子远行时嘱托两句话给儿子,一不要找别人借钱,二不要借钱给别人;第二个是27年前,他上大学时,他爸送了他四个字“学会求助”,27年后的今天,他觉得他的父亲比哈姆雷特那部剧里的父亲更睿智、聪明、伟大。从考场走出来的我们,总是被灌注“独立完成”是多么骄傲,而忽略了“合作”的重要性,现在任何一件复杂的、规模性的事情都是需要许多人一起合作完成的,哪怕是科研也十分注重合作,跟几个世纪前的牛顿所处的时代大不相同,现在很难凭一己之力取得那么多、那么伟大的理论成果了。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本书《第三次工业革命》,(购买链接https://item.jd.com/11008496.html)里面提到了未来社会的一系列变化,包括能源、商业、财富的定义。书的第三部分主题是“我们将进入一个合作的时代”。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的教育、人才培养自然也需要面向未来,书中提到了许多构想。如“分散式合作学习、扁平式学习、将生态圈变成学习环境”等。
类似《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本书中的教育方式已经在尝试,并取得不小的成绩。在公众号“学习学习再学习”里(http://t.cn/Rx3got2 )的一篇题为“明知是摧残生命,为何却欲罢不能”的文章提到了一所特殊学校,叫High Tech High;这所学校所进行的的改革尝试是“学校请各行各业真正的专业人士来带着孩子们一起探索真实的世界、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孩子们用真实的项目来展示成果”,教育回归生命的本质,唤醒孩子的成长需求,而不是来自外界的迫力。这种教育方式17年时间成功复制了13所学校,并延伸到小学和初中。随后还被拍摄成纪录片《most likely to success》。
考场性思维还体现在另外一个方面,进入职场后,每完成一项任务时,总是期待领导的肯定、奖赏,而不重视自己的想法与成长。一件事如果得不到领导、同事的肯定就不愿意去做,不管这事对提升自己的技能有没有帮助,无形中形成了一种“表现型”人格。
最后举一个自己身边的例子,大学生找工作的时候很多时候需要进行机试,“考场性思维”太强的人不大愿意作弊,不敢或羞于此事,又或者高估自己的能力。但是有时候两个人的工程能力和履历差不多,其中一个因为没有作弊而没能得到面试的机会,另一个反倒获得面试资格并拿到offer。
这样两个人获得的平台、机会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去甚远,选择题做对了,人生轨迹就会大不相同。也许我的这个例子不太恰当,但是“考场性思维”给我带来的困扰、麻烦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