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定义“好”吗,或者说“好”是可以被定义的吗?
有人因为执着用理性的逻辑来定义“好”而疯了,这个人就是《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作者波西格,他本人是一个具有强烈理性思维的工程师,但是在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了“禅”。于是从分裂前的将理性和感性的二元对立,慢慢建立起介于两者之间的统一。
他在书里提到的分裂前的斐德罗是一个修辞学的老师,但是在西方大学所倡导的理性殿堂之中,必然要求他用理性框架思维来进行教学,如此势必就牵涉到“如何定义“,”如何推理或演绎“,”如何测量“。于是他开始思考“良质”是什么,或者我们可以泛化为“美”、“好”、“品质”,这些我们看来是非常主观的事物。如果这些只是纯粹的主观,而无法被更多的人感知和认可,那或许只能称其为孤芳自赏,它是偶然的,无法去归纳和定义;如果需要被定义,那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普世价值。
那么“品质”是具有普世意义的吗?
当然有,当我们要求人类社会需要具有最基本的道德底线的时候,标准就出现了。
当我们大多数人认为“自然美”高于“制造美”时,当我们把那些世界名画挂在美术馆里世代流传的时候,当文学著作流芳百世的时候,当一些理论和价值被视作经典的时候……
这些美学和品质是有标准的吗,是可以被测量的吗?不能完全说没有,但也不是赤裸裸的规则。
“自然美”里到处都有数学的影子,⚪里面有圆周率π,鹦鹉螺的螺旋外壳里有自然数e;毕加索的印象派画风虽然颠覆了传统的写实派,但是与小孩子天马行空的画作不同的是,他并不是没有在透视法的规则里面,而是创立了多重透视的内在统一;唐诗宋词里有平仄音律,连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方程式E=mc2也有着极简美的赞誉……
主观与普世价值也许真的有一些内在联系
一种油然而生的直觉,却在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情况下,同样被他人所感知,这就是作者所称之为的“良质”。它不是脱离本质的绝对浪漫主义情怀,也并非想要解构一切的极端机械主义,而是互为介质、互相存在彼此之中的一种呈现方式。
如果说一件产品是一种本质的话,那么品牌就是传递创造者的目的和感知者之间的抽象介质。而这个品牌能否被定义为“好“的品牌,”品质“的品牌,”认可“的品牌,取决于两者之间是否能产生共鸣。
当品牌不再是一种信仰
在互联网还没有到来之前,信息不对称导致人们对“好“东西的认识相对匮乏,也有利于消费主义创造价值。这些价值强烈刺激了大众的眼球和极大的好奇心,于是以品牌塑造为主导的市场营销模式被封为一种信仰。
可是没过多少年,剧情峰回路转。互联网的到来,让信息和数据变得唾手可得,一切皆可被解构、一切皆可被复制,一切也皆可被颠覆。于是那些被塑造的所谓“品质“、”价值“在这个0和1组成的扁平世界里被彻底透明化,毫无神秘之感,过去的”品牌价值“也渐渐被人质疑。
例如那些聘请顶流明星作代言的品牌,一旦明星出现负面新闻,满屏的解约公告力求自保,前一秒还在利用代言宣扬自己的品牌价值,后一秒便彻底断绝关系的反转,在互联网时代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这一类人设的崩塌现象似乎变成了常态,某一层面上也折射出这类品牌价值内外不统一的虚伪。
另一边,数据的红利拆解掉价值之后,让一切归于无差别的本质,于是拼价格、拼红包、拼获客、拼时长、拼手速、拼嗓门成为了所谓的“趋势”,那些李佳奇们、薇娅们半夜敲锣打鼓叫喊着“不要睡,起来花钱”成为了新时代价值的化身。
有人说,因为他们是那么真实,贴近生活,充满着人间烟火气息,不似过去的品牌那样有距离感,就像是电影里的角色打破了第四面墙与观众互动的拍摄手法。可是抱歉,这真的是“真实”吗,如果“真实”成为了当今备受追捧的品牌价值,或者说“真实”是如今人们定义的“良质”,那么每天孜孜不倦给你打电话的推销员不够真实吗,在你面前磕头乞讨的乞丐不够真实吗,在你朋友圈发微商广告的朋友们不够真实吗……
互联网把真与假虚幻地揉捏在一起,真亦假来,假亦真才是现状。
人们看不清真相,怀疑真相,直到不再在意真相。
如果人们向往真实,为何不满足于生活的本身,而要看真人秀“向往的生活”;如果人们向往真实,为何对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袖手旁边,却泪眼婆娑地看着纪录片“人间世“;如果人们向往真实,为什么众多对河南捐赠的品牌里,大家只热血澎湃地追捧鸿星尔克……
真实是强大的客观存在,却是丑陋的。虚拟的真实是浪漫的,却是短暂的。人们总是在理想与现实中左右摇摆,不是让理想成为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就是向现实无奈地彻底低头。
品牌亦是如此,既脱离不了市场的需求本质,又不能不顾人们对于高于本质的向往。而理性真实和浪漫真实的互相平衡,也许正是将来品牌打造的“良质”所在。
正如大自然总是以多种多样的物种和壮美的自然景观呈现出来,而非蕴含在里面的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