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点烦躁,不想写稿子,不想写日更,想玩,想追剧。
如果不写稿子,心里又觉得愧疚。然后就一直坐在电脑前,任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我很努力地构思,脑袋里还是一片浆糊。因为做不到预期的样子,随之而来的是一阵浓浓的焦虑和自责。
想逃避,不想写。我去问老师,可以换个选题吗?老师答复不可以。我只好硬着头皮写下去。
但在写之前,我需要收拾好情绪。于是,我打开音乐,找到喜欢的《星晴》,循环播放。
这首带着夏天味道的歌,有点甜,有点轻松,我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
情绪走了,思路还没回来,但至少没那么烦躁,我又打开word写起来,不管写的是什么,总要动起来才好。
不过,这次还算好,大半天时间就恢复了状态。之前,像今天这样的状况经常发生,当做不到一件事时,我就陷在深深的自责里不能自拔,最后耽误了很多事。
后来发现,经常性焦虑是人的常态,每个人都有焦虑的那几天。我并不孤单,也就慢慢接受了这个事实。接受了,反而平静得更快了。
其实,比焦虑本身更让人焦虑的事是,当你恢复了心情后,会后悔当时对自己的放纵,你会想“如果这几天坚持下来就好了”,然后又陷入深深地自责中。人的意志就这样被消磨光了。
所以,当焦虑来袭时,最好还是行动起来。
这个“行动”,不是说继续做让你焦虑的那件事,而是指动起来,不要沉浸在焦虑中。
可以听听音乐,可以找人聊聊天,可以吃吃美食,去做那些让你心情好起来的事,尽快恢复状态。
就像梁宁老师说的:我们人生的底层操作系统是我们的情绪,而能力只是APP。
情绪稳定了,能力才打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