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强基固本、补齐短板弱项,不断严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我县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新模式,围绕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活动、基本保障五个方面,坚定不移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坚持系统推进健全基本组织。深化基层治理体系,推动治理效能集聚有力。常态化指导“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村(居)民代表会议,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议事程序,完善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机制,不断提升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全面规范“村(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中心)户”的村(社区)党组织体系,成立网格党小组331个,将村(社区)辖区内所有在职党员、农牧民党员纳入网格之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向网格延伸,逐步构建“网中有格、格中有责、人在网中、事在格中”的网格实体化管理模式。
坚持整体优化建强基本队伍。坚持“选任渠道”与“结构优化”相结合,配强带头人队伍。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支书。通过本乡本土村干部中择优“留”、外出务工经商能人中择优“引”、本村能人中择优“推”、返乡大学生中择优“选”、机关干部中择优“派”“五择优”方式,本乡本土村党组织书记占比达到80.82%,大专及以上学历68人占93.2%,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降到37岁,村“两委”班子整体结构进一步优化。成立6个调研组赴10个乡镇86个村(社区),对村(社区)“两委”班子运行情况、工作能力、精神状态、矛盾纠纷、群众反映情况进行调研,谈话2190人、入户走访595户,带头人队伍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选树10名“定海神针”式村党组织书记。
坚持常抓不懈完善基本制度。建立制度抓落实,让任务推进更实效。制定《XX县村(社区)干部积分制管理办法》,通过每日冲榜“添活力”、每周公榜“查短板”、每月汇榜“论英雄”,规范村(社区)干部的日常管理,促进干部履职尽责,提升干部工作积极性。建立“12345”工作机制(周一梳理工作思路、周二周三驻村调研指导、周四明星书记论坛、周五典型经验示范),常态化调研指导村级工作,帮助村级理思路、找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有效提升党支部书记抓班子、带队伍、谋思路、促落实的能力。
坚持分类施策丰富基本活动。支好自治的“桌子”,激活群众参与热情。推行群众积分制管理。制定《昭苏县村(社区)群众积分制管理办法》,全面推行群众积分制管理,指导各村修改完善村规民约、科学量化积分指标,设置积分超市(积分兑换点)86个,对各村(社区)积分制管理办法、兑换、公示、评选等各环节进行完善,逐村(社区)制定差异化积分方案、设置标准化基金池、建立多元化积分超市,深入推进群众积分制管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明显提升。
坚持统筹兼顾落实基本保障。以项目攻坚为引擎,全面提升基层发展潜力。坚持规划先行,组织部长逐村调研,帮助各村挖掘优势资源、理清发展思路,按照阵地、产业、服务需求,建立梯次项目库,整合项目资源,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1个,持续跟进21个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有效积累村集体运营资本,夯实经济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