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巨婴”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随意发脾气,不但影响自己的工作状态,还影响周围同事的工作氛围。
为什么想要讨论这个话题呢?
前几天,一个学妹找我倾诉:
木桑,我有个同事马上要转正了,领导找我了解ta的工作情况,我也挑ta的优点说了,领导表示ta干活儿还行,但是情绪化比较严重,正在考虑是否给ta最终转正。这个同事确实容易拉长脸,我们和ta沟通还得小心翼翼的,但是没想到这竟然会影响转正。我平时好像也偶尔会情绪化,不知道领导是不是也看在眼里,以后会影响我涨薪和晋升吗?
90后95后在职场上似乎被贴上了“任性”“情绪化”的标签,而且一言不合就跳槽也是大家对他们的印象。但其实职场情绪化一直都存在,只是因为网络越来越发达,90后们才背上了这个锅。
我上知乎查了一下,发现职场情绪化是大家讨论比较多的话题。而大部分人都表示:在职场上一定要远离情绪化的人!
尤其是在复杂多线的项目中,如果有几个这样情绪化的同事,沟通起来的时候老是拉长脸或者是没好气,估计会让人容易心梗。
01 情绪化
是什么表现?
情绪化,指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容易因为一些或大或小的因素发生情绪波动,喜怒哀乐经常会不经意间转换,前一秒可能还是高兴的,后一秒就可能闷闷不乐、焦躁不安。也可以理解为是人在不理性的情感下所产生的行为状态,简单点来说就是喜怒无常。百度百科
有一类情绪化的人动不动就说:
“我的偶像有女朋友了,没法工作了。”
“刚刚同事说话的语气很不好,神烦,想不出方案了”
这种人用董明珠的话说,应该先回家,让妈妈亲亲、抱抱、举高高。
还有人情绪不好的时候,不接电话。殊不知,一般打电话都是因为比较着急的事情,若仅仅因为情绪化故意不接电话,很容易造成工作上的失误,给领导和同事一个不靠谱的印象。
02 为什么有的人
在职场中容易情绪化?
1. 刚毕业进入职场,还没有适应好新的身份,比较幼稚,不够职业化。
有一些刚进入职场的萌新容易出现情绪化的状况,比如被领导批评后情绪失控,在办公室哭泣或者直接在开会的时候和领导互怼。
对于爱看热闹的木桑来说,这场面,简直是非常精彩了。
但其实,这样的行为会给围观的所有人一个极其不好的印象:这小孩,太幼稚了,重要的事情千万不能交给ta。
而且,一两次大家还愿意容忍,一旦出现3次或以上,基本大家对你的印象就已经差到极点了,能不能通过试用期是个问题,即使已经转正,也有可能被劝退。
2. 态度不端正,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
其实有时候情绪化的原因是把职场当成自己家,把领导当成自己父母了。虽然说有些企业文化是把企业当成家,但是大家都明白,老板的意思是你奉献的时候把公司当家吧?
所以我们应该摆正心态,进入职场后,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自己应该学会独当一面,解决问题。
领导要去处理更重要的问题,同事也有自己的活儿要干,没有人应该帮你收拾烂摊子。
3. 入职前后落差较大,不太能接受目前的岗位
有些人是因为入职后的薪资待遇、岗位内容以及工作环境等和入职前的预想落差有点大,因此心里总是憋了一口气,遇到问题时,就容易情绪化,但其实如果无法接受目前的工作,木桑建议可以选择离开,找到更合适的。
情绪化像毒药,不仅浪费时间,还会影响你在职场上的表现,进而影响你的长期成长,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放过彼此,给自己更好的发展机会才是应该做的。
4. 性格比较急躁,易冲动
有些小伙伴本身的性格就比较急躁,容易冲动,容易出现情绪化的情况。
03 职场巨婴
令人头秃且心累
木桑也曾经接触过情绪化的同事,共事经历真是让人一言难尽。需要耗费精力去想着如何与ta相处,怎样避免ta情绪爆发,确实很累人。
而对于领导来说,如果有这样的刺儿头下属,还会影响团队氛围,甚至是工作绩效,确实是很让人头秃了。
当然,很多人在职场上不至于特别情绪化,但其实你偶尔的小放纵和小任性,可能已经被有心人看在眼里,他们对你的评价和印象或许短期内没什么影响,但是长期可能影响你的升职加薪或者是重点培养机会。
04 如何避免
职场上的情绪化?
此处的场景是“职场”,关键词是“情绪化”,也就是说,不需要你一天24小时都要维持好脾气,也不需要变成“假笑”女士或者“虚伪”先生。
我们要做到的其实很简单,专业得体、不卑不亢。
首先,明白我们现在身处职场,是一个有着专业技能的成年人。
过多的个人情绪应该在踏入公司的那一瞬间就摒弃掉,木桑以前经常在进入办公室前在心里默念“我是个莫得感情的工作机器”5遍,这种心理暗示确实能让我变得清醒一点。
其次,控制自己的外部表现。
情绪来的时候,很难让情绪下去,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不做过激的行为,不说过激的话。
首先深呼吸5次,其实只要在情绪来的那一瞬间缓下来,接下来就会冷静一点,再控制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就会容易得多。
第三,时刻记住,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
遇到各种问题时,或许你的心里首先会问候对方母亲,但是你的理智在第一时间必须先找解决方案。
把解决问题作为最重要的事情,这样不仅能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还能给别人一种专业靠谱的感觉,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或许问题不一定能立刻被解决,但是这个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就已经很棒了。
第四,沟通为上
如果是因为对公司、对领导、对同事有意见而产生的的情绪化,建议还是先解决问题,可以找当事人沟通、找领导沟通、找HR沟通。
如果沟通结束后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可以选择离职,如果确实没办法得继续工作,那就忍着,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总是阴阳怪气的,不但影响自己工作效率和绩效,还影响自己的口碑,更可怕的是还可能影响自己的内分泌,简直非常不划算!
第五,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情绪化而抱怨。
偶尔的吐槽确实很解压,但是如果是无休止地抱怨(更可怕的是和同事一直抱怨),终有一天,你会被自己散发的怨气反噬。
抱怨只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狭隘和以自我为中心,看不到自己的问题,而且你私下的抱怨说不定哪天就传到领导耳朵里,也会影响你在公司的发展,甚至影响你的下一份工作。
圈子就那么大,你怎么知道你的现任领导一定不认识你的下任领导呢?
第六,适当休假,转换心情。
出去旅个游,放松一下心情,从紧张的工作中脱离出来,也能有效避免情绪化。不过可能又会陷入假期综合征了,哈哈,这是另一个话题,有空木桑再和大家分享。
05 在职场中,
一点情绪都不能有吗?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们在职场中,不是一点情绪都不能有,只要是人都会有七情六欲,会伤心难过,也会愤怒悔恨。
而专业成熟的职场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管理好情绪,仍然出色完成自己的工作,解决问题。
此外,工作上偶尔表现出一些情绪,其实也能帮助我们树立自己的工作边界,木桑是非常反对职场老好人的,适当地不好说话,有自己的原则,也能帮助自己省下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能更高效地投入到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