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去南唐二陵的公交车:835 869 755
下了车,公路上醒目的路牌:南唐二陵 宏觉禅寺。
进入大雪的天气,寒丝丝的凉意扑面而来,除了公路上偶尔呼啸驶过的车辆,没有人影。南京城的喧嚷热闹在这里找不到痕迹。
独行的旅途最大好处是自由。满眼的枯草残绿,渐渐,绿多起来。穿过停车场。
南唐二陵位于南京市南郊祖堂山西南麓的高山之下,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开国皇帝先主李昪与中主李璟的陵墓。
大门掩映在绿丛之中,门柱上盘缠着枯干的藤蔓,缭绕随意,增添了神秘之感。
陵园里绿意盎然,翠绿青萦,悬挂的红色灯笼让陵园些许出生机,李昪在青年时代就“以文艺自好”,崇文重教,儿子李璟不仅接替了他的皇位,也传承了他的文艺青年气质。
李璟的浣溪沙,流传至今。
手卷真珠上玉钩
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
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
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
接天流
处处一片宁静,花开得洁白淡雅。一处廊庭再现,。
李昪当政后重视征集文献图集。他将从各地征集的三千多卷图书,收藏在他治理升州时设置的“建业书房”,为南唐日后成为“文献之地”开了先河。
碑廊里是李璟和他儿子李煜的词。
或洒脱流利、或隽永秀丽、或行云流水、或婉转轻盈。
年轻时最喜欢李煜的两首词,第一首是: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年轻的世界里只读出青春是一种生长,冲破束缚又无限迷茫,疼痛着欢欣着,读出的是一种情窦初开,相思着别离着。
告别碑廊,继续沿路行走。
南唐二陵均依山为陵,相距约100米。由南唐江文尉和韩熙载设计,东为钦陵,西为顺陵。
李昪与宋皇后合葬墓,叫钦陵,又称永陵,在这座祖堂山西南麓,分前、中、后三室和十个侧室。墓长21.48米,宽10.45米,高5.3米。
站在钦陵门口,里面没有开大灯,两边墓室的小灯闪了微弱的光,上段的砖墙又厚又硬,感受到牢固,里面热乎乎的,吓得我一激灵,我恭敬地说:先主,打扰了。
壮胆走进去,内壁两个武士像守在陵墓门两边,李昪陵前、中、后室所附的侧室内均有放置随葬品的砖台,原有的金、玉、铜、铁和陶瓷质的器物均被早年盗墓者所掠走或破坏扰乱
现在空荡荡只留下砖墙。
棺木处只有一块石板,里面禁止拍照,往回走的时候,心里是胆战的。
李昪在位时,勤于政事,变更旧法,与吴越和解,保境安民,与民休息。
943年(升元七年),李昪因丹药中毒导致背上生疮,在升元殿去世,是为南唐先主,谥号光文肃武孝高皇帝。
与钦陵相距约100米。是李璟及其皇后钟氏的合葬陵居西,称为顺陵,建于公元961年。
走过绿荫丛中的道路,顺陵墓门口有一堆巨石,是封门石。
走进去,热乎乎的,用同样恭敬的语气说,中主,打扰了。李璟的墓道,没有先主的气势,因建于南唐国势衰弱时,规模略小,随葬品亦不丰富。但仍不失帝王的气派,墓室内同样空荡荡的,墓室内一块空空如也的石板,没敢在里面多停留,快速跑了出去。
南唐二陵早年多次遭到盗掘,直到1950年文物工作者发掘仍有600多件文物出土,其中玉哀册、陶俑等尤为珍贵。
玉哀册记录了封建帝后的祭文,也是判定墓主身份的主要依据。
李昪陵建于南唐国势强盛时;规模较大,随葬品较丰富;
这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
数以百计的男女宫中侍从俑和舞俑,以及各种动物俑,亦为南方唐宋墓中所罕见。
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李璟驾崩,李煜(937~978)继位,复都金陵。李煜善文词,工书画,知音律,但不通晓政治。
开宝八年三月,宋军攻至金陵城下。十一月十二日,北宋曹彬大军从三面攻城,南唐五千兵夜袭宋军北寨,未果。二十七日,宋军破城,李煜奉表投降。南唐遂亡。
成为千古绝唱的虞美人就是李后主成为亡国君写下的。
春华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以一江春水向东流
今天重温李后主的词作,已经没有当年为赋新诗强作愁的青涩,这首来自后主血肉的每个文字,都是他哀绝的吟唱。总替他惋惜,如果不当皇帝,他该会写出多少
上品诗文,但李璟与李煜父子在中国文学上依然是有名的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