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较好的使用麻吉星反馈器,充分利用好投票的功能,我开始意识到要认真设计每堂课的核心问题。于是我开开心心等待学生来投票,特别期待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和结果。在第二周连续使用一周麻吉星反馈器进行二年级数学教学后,我有一个困惑,每次投完票,怎么更好地进行下一步教学活动?
周一,在进行下面的第一次投票时,学生还是很兴奋的,比我还想看统计结果,我从统计图中挑选了答错的同学来讲解。被挑选的学生起立后说话声很小,我听不见,其他同学有点帮着说的意味,我索性自己来讲解,第二次投票,选正确答案很多,还有一两人,说是自己按错了。这一次让我觉得,投票学生还是很积极的,反馈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率,而且能快速帮我统计出结果,比我在教室里转转,拿着红笔批改快多了,最关键这个统计结果还有记录,谁答对答错随时都能看到。自我感觉效果还不错。
周二,同样这样进行投票,并查看统计图,挑选答错的同学发言,再投第二次。这次分享交流仍旧出现了第一天的问题。我不禁想,我得多训练学生大声大胆发言啦。同时我也关注到其他学生倾听的意识和倾听的效果不好,这也得训练。还想到可以用麻吉星的计分器进行课堂发言、倾听等课堂管理。
第三天和第四天,我都使用计分器进行课堂管理,发现有一定效果,但是由于我使用不熟练,学生有时会等得不耐烦,有时我又忘记了跟着课堂环节及时加分、减分。还是使用不熟悉,不习惯。看来还得多多使用。
周五,我认真备了《课桌有多长》这节课,并充分思考在哪几个环节可以使用麻吉星反馈器什么功能。而且学生也有进步,发言更好一些,比较好的配合,投入学习中。心里想,这次我应该是进步了不少!
上完后,王博士问到“学生被抽到后,为什么起立说自己是按错了?”不排除可能真的是使用不当或看错选项这些可能,也有可能是不会,但是看到统计图中,大家跟自己选的不一样,就不愿意说或不敢说自己的真实想法了。产生了害怕或担忧,在全班面前说自己的错误很有压力,说不定同学会嘲笑。
这么看来,前几天学生起立发言效果不好,并不是偶然,也不都是学生声音小,或者学生倾听习惯等问题,而是我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路程。答题数据出来后,直接看结果,挑人回答,并不一定效果好。那该怎么办呢?难道选答对的人回答?显然不是。
王博士提示我看数据,这次投票只有69%的人答对,大约每4人中就有1人答错,既然如此,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哇,这简直是太棒的做法了!小组讨论,不仅让答错的同学减少了压力,在小组内大胆说;同时,在小组交流中,不同思维进行碰撞,错的同学会发现自己的认知失衡,会去想、学习他人,最后更正自己的错误,从不会到会;小组合作也可以让更多人更好地参与起来,学习也会更深刻。
我意识到我之所以之前出现了在学生答题后,分享交流环节不顺畅或不理想,主要还是我没有充分去分析答题的数据的本身意义是什么,答题结果反馈出学生什么问题。
那我来小结一下:在学生的答题后,我们要什么时候去看数据,看数据后具体采取什么教学行动,都不是随机的,或一成不变的,这里也大有学问呢。在听了王博士建议后,我自己进行了下面的总结,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