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中,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是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关键举措。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不断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这艘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加强理论学习机制建设是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础。要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党的创新理论是指引我们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通过持续深入的学习,能够让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维能力、增强工作本领。每一次党内集中教育活动,都是对党员干部的一次思想洗礼和能力提升。我们应将这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固化下来,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学习机制,使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担当,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高的工作水平投身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
干部队伍建设是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必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任期制。只有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具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要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让那些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形成良好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
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是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政治性是党组织的根本属性,组织性是政治性的集中表现。要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使各级党组织成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强战斗堡垒,确保党的各项决策部署能够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特别是要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高高飘扬。
完善党内法规是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保障。“无规矩不成方圆”,党内法规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要进一步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增强党内法规的权威性和执行力,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同时,要加强对党内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党内法规得到严格遵守,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和良好形象。
总之,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取得新成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我们的不懈奋斗中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