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d》是我花了两个晚上连夜看完的,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作者安德烈-高兹写给妻子多莉娜的情书,但是我觉得其实暗线是叩问自己追寻人生意义的心路历程,他以第一人称讲述,采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给我们展示了他内心的纠结无助迷茫到后来的坦然欢喜坚定。
在文章中他提到自己写文章时已经达到可以以第三者的角度看问题,把自己隐藏在幕后,让文章为自己说话,我认为这是看山不是山的境界,但他感觉那样的自己不是自己,所以最后他采用了第一人称来写,达到了人生创作的巅峰,震惊了世界,因为他返璞归真,看清了自己,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最终意义。那就是爱情,或者就是他的妻子,那个把她给了他,也把他给了他的女人,是她陪伴了他五十八年,使他从小男孩变成了成熟男人,是她在他失败无助的时候无私地鼓励他,在看不到希望的艰难创作的日子里一直在他身后默默支持他。最后他终于看清了自己,也找到了自己的意义,就是她。因为如果没有了她,他的世界将再也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最终他选择和她在一起,永远在一起,死也在一起,选择了煤气自杀的方式来结束妻子的痛苦,以死亡来祭奠他们的爱情,以书信的形式来升华人生的意义。既然无法选择如何出生,但至少可以选择如何死亡,他相信生活一旦没有了质量,活的再长也是枉然。
还有一段我印象比较深刻,就是他看着妻子被疾病折磨,他想替她受苦,可是却无能为力。而女主的做法是既然医生和别人都无法帮助自己,就只能自救,于是开始练瑜伽学医,自己研究自己的疾病。这就是两者的区别,所以作者总是觉得她比他成熟,看得更透,想得更开。我觉得这其实就是孤独,孤独是绝对的,是常态,是持续的,我们其实只能靠自己,其他的都是附加的,连爱情也只能帮我们暂时忘记孤独这个现实,只有我们自己找到自己的意义,看清自己,才能真正存在。
当然以上都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只是看到了自己想看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想那人应该不是别人,不过是内心深处的自己,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思,我心永恒。听说在超微观界可能能够证明精神的也是物质的,那哲学第一性的问题将得到解答,其实想想为什么不可以呢,就像光的波粒二象性,既是波又是粒子,辩证统一,既是精神又是物质,哈哈哈,脑洞大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