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理行论使很多人很震惊。亚里士多德和他刚好恰恰相反,柏拉图无视感官世界的存在,无视在我们周边所见的一切事物。亚里士多德则正好相反,他全力研究蛙鱼白头翁与罂粟等事物
柏拉图认为理型比所有的自然现象更真实,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柏拉图将这个观念弄反了。他同意他的老师说法,认为一匹特定的马是流动的,没有一匹马可以长生不死。他也认为,马的形式是永恒不变的,马的理行或形式就是马的特征,后者定义了我们今天所称马的这个种类,亚里士多德所谓马的形式,乃是指所有的马匹都有共同的特征
但是亚里士多德并不赞成柏拉图主张鸡的理型比鸡先有的说法
对亚里士多德而言,真实世界中最高层次的事物乃是那些我们用感官察觉的事物。
亚里士多德指出,我们对于自己的感官未曾经验过的事物就不可能有意识,柏拉图则会说不先存在于旅行世界中的事物就不可能出现在自然界中
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所拥有的每一种想法与意念,都是通过我们的,看到听到事物进入我们的意识,不过我们也具有与生俱来的理性,因此天生就能听到组织所有的感官印象,并且将他们加以整理与分类,所以才会产生诸如石头植物,动物与人类等概念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的每一种变化都是物质从潜能转变为实践的结果亚里士多德相信,自然界的每一种事物都可以实现或达成某一个特定的形式。一件事物的形式,不但说明了这件事物的潜能,也说明了它的极限
我们区分事物的方法是将事物分门别类。亚里士多德想把大自然房间内的东西都彻底分门别类,他试图显示自然界里每一件事物都各自有其所属的类目或次类目。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乃是万物中最完全的生命,人能够像植物一般生长并吸收养分,也能够像动物一般有感觉并能移动。除此之外,人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质,那就是理性思考能力,亚历士多德不时提醒我们,宇宙间必然有一位上帝推动自然界所有的运作,因此上帝必然位于大自然层级的最顶端
亚里士多德主张人不应该走极端,他宣称人如果不生存在社会中,就不算是真正的人
亚里士多德倾向于女性,在某些方面并不完整。他宣称,小孩只继承男性的特质,他相信男性的精子中具有小孩所需的全部特质,女性只是土壤而已,但男性则是播种者,亚里士多德对于两性错误的见解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教会也因此继承了一种歧视女性的观点。而事实上,这种观点在圣经上是毫无根据的,耶稣基督当然不是一个仇视妇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