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当爸爸或妈妈,面对孩子带来的种种问题可能会一定会束手无策。凭借本能,我们可能会发脾气,可能会纵容,可能会不理他,这都是错误的做法,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我们可能会为了一份工作会去学习、读书、考证等,但其实人生中做好孩子的父母才更加重要。《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是众多儿童教育书籍中很有效的一本,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本书的开始列举了几种常见误区:控制型父母、放任型父母、贿赂型父母、否定型父母、消极惩罚型父母。
误区一: 控制型父母:孩子在出现了问题的时候,有的父母会说,我数三下,一,二, 三,这叫控制型父母。用控制型的方式对待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怎么样呢?通常会有这么几种情况,要么他会变得特别懦弱,因为他从小被控制,已经丧失了自信。要么他会变得特别具有控制性,而当发现自己能够控制的事非常少时,会特别的痛苦。
误区二:放任型父母:孩子哭就让他哭,孩子哭会儿没关系,哭半个小时对身体好,不要紧,等他哭好了再说。孩子长大以后会极度地缺乏团队的归属感,所以这个孩子有可能会寻找归属感走向歪路,常见的是可能会网络上瘾,严重的可能会加入帮派或吸毒。
误区三:贿赂型父母:好了,别哭,别哭,爸爸给你买糖吃。别哭,爸爸带你去看《熊出没》。别哭,咱们去买个自行车。做对了什么事贴个小红花,这都叫贿赂型。 长大以后,这孩子的问题是他做任何事儿都没有自己来自内心的动力。他做一个好孩子的乐趣是来自于有人给他一朵小红花,他学习成绩好是为了能够得到一个奖学金,人的一生永远都有外部激励你去做事吗?很难。所以孩子将来长大了有可能会逐渐地丧失人生的意义,会觉得抑郁,没意思。
误区四:否定型父母:忽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孩子说喊我很饿,妈妈说你刚吃完饭,怎么会饿呢?孩子摔了一跤,父母过来说不疼不疼,快起来,没关系,男孩子不哭。你想想看,你如果在厨房里摔了一跤,然后你老公过来说,不疼不疼,你什么感觉?长期这样,这个孩子也会感受不到别人的痛苦。
学校里的小霸王在欺负别人的时候也经常会表现出来说,我没觉得把他弄疼了啊,我觉得挺正常的啊,就是因为他会忽视他人的感受,从而这个孩子很难融入这个社群当中,甚至会伤害别人,自己都不知道。
误区五:消极惩罚型父母:惩罚孩子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用直接后果来惩罚,而不要用消极后果来惩罚。比如说约好了晚上五点半钟一定要一块儿吃饭,孩子看电视,你叫他吃饭,他不来。半个小时之后回来吃饭,没了,饭吃光了,对不起,咱们说好了五点半钟要吃饭,现在饭没有了,妈妈理解你饿,咱们明天早上吃点早餐,这叫直接后果惩罚。什么消极后果惩罚呢?孩子失手把一个杯子打碎了,你今天晚上不能看动画片,这叫消极后果惩罚。惩罚没有直接联系,所以孩子会觉得很奇怪,以后不是你让他变得更乖,而是让他学会了怎么样欺骗你。
误区五:体罚型父母:其实轻微的体罚在很多教育学领域里边是可以接受的,比如打手心或者打屁股。但是父母在体罚的时候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这样就会出问题。孩子并不是怕父母揍他,孩子怕的是父母会突然翻脸,当一个父母在揍孩子之前,那酝酿的气氛是特别吓人的。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安全屏障,当孩子感受到父母会失控,他人生整个安全的屏障就彻底被摧毁了,孩子跟你之间会造成一个巨大的亲密感的裂缝,从而会导致孩子今后有任何错误你都不能指责他。因为你只要指责他,他就担心会有后面的那个摧毁,突然变得像一个不认识的人。
所以这些都是我们说常见的父母的错误,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里边,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叫作情感引导。通过情感引导的方法帮助孩子建立大量的情感类的词汇,他才能够学会跟你用成人的方式来沟通。
所以孩子为什么会经常小时候撒泼打滚,躺在地上不停地哭,不停地叫,为什么?原因是什么?好多家长说,那是因为他自己觉得这个有效,不对。是因为孩子除了这招之外他不会别的方法,没有人教过他用什么样方法是有效的。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当我们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首先教他的是什么词?通常是爸爸、妈妈、月亮、星星、汽车、银行都是这些名词,你发现吗? 你教了他一大堆名词,而实际上你最应该教给他的是什么呢?这叫作沮丧,这叫作开心,这叫作分享,这叫作快乐,这叫作协调、协同等等。所有的这些情感类的词汇才是我们最应该通过各种各样方式教给他们的。但你发现情感类的词汇比较难教,快乐他看不到,他不知道什么叫作快乐。所以必须得学会用情感引导的方法帮助他学会大量的情感类的词汇,他才能够变得善于体会自己和他人的感觉。
所以情感引导的整个过程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给孩子埋下一个种子,让孩子知道怎么做是对的。埋下一个种子就是对孩子说要做什么,而要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孩子知道怎么做,比如不能说说吃饭要礼貌,而应说不要到处跑等。
第二步,观察和判断孩子,你要知道孩子此刻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孩子这会儿在他的情绪正常的这个范围之内,还是他逐渐地开始失控了?当然你要知道,仅仅有种子,孩子未必能够做得到,因为他毕竟是个孩子。
第三步,会聆听,当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你一定要能够有倾听的手法。比如孩子从秋千上掉下来摔在地上。这时候跑过去千万不要说,不疼不疼,快起来,你忽略他的情感。这时候你应该过去说,哎,我知道从秋千上荡那么高掉下来很吓人。你还有什么地方疼,你告诉妈妈,看看妈妈能不能帮到你,孩子的心情才会恢复正常。
第四步:当孩子情绪恢复正常以后,再引导他解决问题。你看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怎么样表现才能够和小朋友好好地相处?你觉得怎么样能够让你们大家都开心,然后不打架?引导孩子来解决问题,这就是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然后在孩子做对了以后,要做什么,在孩子把这件事做对了以后要做什么呢?你要告诉孩子说,你刚刚这个行为做得很好,这个行为叫作什么,这就是情感引导。
情感引导是一个工具,简单来讲是什么呢?第一,埋下种子,告诉他到底怎么做是对的。然后接下来,观察和体察他的情感,一旦他的情感出现了问题,他开始发作,他开始生气,开始不听话。这时候要能够反应他的情感,说我知道你此刻很生气,我知道你很心烦,我知道你怎么怎么样,能够讲出他内心的感受,他的情绪会降低。然后再下一步,我们开始引导他,说那你觉得咱们应该怎么做?等他做对了以后表扬他,告诉这样做是对的并且告诉他为什么,从而学会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和技能。
培养一个人最重要的机会不是在他做错事的时候,而是在他做对的时候。当孩子做对的时候,我们要珍惜这个机会。告诉他这样做是对的并且告诉他为什么,这个孩子才能变得越来越自信,并且积攒大量正确的行为,他跟这个世界是和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