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3
清明节是缅怀逝去亲人的日子,一晃我的妈妈去世已经三年了。但他老人家去天堂是享福去了,因为她活着实在是太受罪了(植物人两年半)。妈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她高尚的品格是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一直伴随我们,作为好家风不断传承着....
我们姐妹约定上午11点到火葬场集合(去早怕人多)。我和老公10:20从家出发,车开到西华苑门口了,老公突然问我:“带没带钥匙?”我说:“诶呀!没带。你咋不一下楼就提醒我呢?现在提醒有啥用。”于是打到回府取钥匙吧!
赶紧给妹妹打电话告知情况,别着急在哪等着我们吧。以前这样的低级错误我是很少犯的,因为我做事还算细致谨慎,考虑周全那种人。看来人不服老能行?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好像是人思维衰退的自然现象,自己主观控制不了的。例如,有时下车就忘了锁没锁车门,走出老远,还得回去看看。
人的衰老是从内向外发展的,而人们担心的、害怕的、不接受的往往是外在“容颜的衰老”。而内部的衰老却在潜移默化地、无声无息地向我们袭来,而我们却很少研究实施如何缓解抗拒内部衰老,一窝蜂地热衷如何保持“年轻的容颜”和“苗条的身材”这些外在的表象的东西。好像看一个人老没老,外表是否年轻成了“唯一标准”。却忽视了内部机能的调整(尤其的大脑)。
11:20我们到了,姐姐姐夫,妹妹妹夫都在等着我们呢。这时火葬场里祭奠的人群已经减少了2/3,所以我们很快就完成了祭奠程序。在简短的祭奠仪式上,我代表我们六人说了三句话,每鞠躬一次说一句。
一鞠躬:妈妈,您在天堂享福了吧,而我们现在和爸爸的关系却不和谐。二鞠躬:但是我们姐仨关系却在任何情况下,始终亲密无间。三鞠躬:妈妈您安息吧!明年这时候,我们再来看望您。然后我又去缴费大厅,补交了三年的骨灰盒寄存费用,那是真便宜(20元/年)。
祭奠结束后我们驱车去附近的一家饭店六人小聚。如今我们三家孩子均不在身边,我们都是还不算老的“空巢老人”。这种家庭结构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如果老夫妻中,有一方身体欠佳,对“空巢家庭”都是一种“灾难”,尤其是女人有病的家庭更为艰难。嗨!不考虑以后的问题了,活一天就开心快乐一天,以后的问题交给以后处理吧。学会不要为往事遗憾,不要为未来担忧!
妹夫常来这家饭店,菜的质量不错,价格也合理。男人都开车,女人不喝酒,所以水足饭饱后,妹妹提议到她家去玩会儿麻将,大家在一起娱乐娱乐。于是我们六人一起都去了。
我们娘家别说平时,就是过年过节也基本没有“稀里哗啦”的麻将声,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大家搓麻水平不在一个层次上,高的高低的低。我老公水平最高,属于麻坛八段高手,在家基本没有对手,只要坐在那就是一个字“赢”,在外边玩也是“表现不俗”那伙的。妹夫属于七段次高手,经常陪朋友玩玩。姐夫是五段,平时基本不在外边玩。姐姐四段,妹妹三段,我一段(刚入门)。
你看看我家,有研究生水平的(老公),还有小学生水平的(我),怎么能凑一起玩?如果我儿子在家的话,他大姨、大姨父,三姨和他,他们四个水平差距不太明显,还能玩上一阵子。看来啥事都必须在相近的层次上才会有有效的“合作、交流及沟通”。
姐姐、姐夫、妹妹已经坐好,三缺一?妹夫选择“端茶倒水”的角色了,只能我和老公上一个人。高手老公肯定不愿意上,就推荐我上。我对麻将既无兴趣,又无水平,也不想上,于是我硬把老公推上去玩了。几圈下来老公就赢,于是大伙让他“请”下去,非让我上来练习练习。我调侃地说:“俺是未来作家,正日日苦练码字基本功,咋能又练习麻将呢?”姐姐笑着说:“文章看了,写的确实不错,比白云(宋丹丹小品人物)写的好多了。但离作家可是有点遥远啊!”我学着宋丹丹小品口气说:“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齐心合力跨世纪,一场大水没咋地。谢谢!”
于是我被赶鸭子上架,坐在那里稀里哗啦玩了起来。把老公刚才赢的钱输了精光不说,又拿出100元也输没了。别看我自己不会搓麻,我现在不反对别人玩麻将,还坚决支持没有其他爱好的中老年人加强此爱好培养!使晚年生活有事可做,时间有处消磨。免得没事闲的总想让儿女来陪自己。忘了儿女也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没时间常陪伴你。不如自己啥也不想,一玩方休,该多好!
因为姐姐说她累了,大约四点我们就结束了,然后我们各自回家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