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学生来到寺院寻求佛陀的真理。
“你为什么要到寺院来?”师父问道。
“你为什么忽略了你自己家中的珍宝?”
“什么是我的珍宝?”学生问道。
“那个会问问题的,就是你的宝物。”师父回答。
——蒂莫西·弗雷克《禅的智慧》
在我们这个时代,所有伟大的精神导师都在说同一件事:“我们制造了自己的现实。”
然而对多数人来说,这是很难相信的事。如果这句话是真的,我们为什么要制造出这么多悲惨的状况,像是战争、贫穷和受苦受难?
发生于外在世界(大宇宙)的所有事情,都是我们内心世界所发生的事情的反映。
韦恩·戴尔博士在《择善固执》(Staying on the Path)一书中,准确地阐述了这项原则:“你的环境不会决定你未来的人生,它们显露的是你到目前为止所选择的种种自我形象。”要了解这番话,我们只需要稍稍深入探究一下现代的量子物理学。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能量场,以一定的振动模式和其他的能量场互动。情绪、思想以及其他非物质的特质,如直觉、冲动、动机、创意,都从这个能量十足的次元,这个充满爆炸力的混沌中迸发出来。
目前已知,物质是由99.999%的空间(空无一物)以及0.001%的原子(物质)组成,因此,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由原子的振动创造出来的幻象,非常类似电影的运作。
我们去看电影时,由于速度的关系,放映机投射出来的每一格独立静止的画面,最后都变成了银幕上流畅而真实的动作。我们的大脑将它们诠释为一个单一不变的影像,一种持久的幻象。
事实上我们所知觉的一切都是幻象。比起我们无法看到的,我们所能看到的根本不算什么。电磁的辐射范围是如此广大,远远超出了人类的想象之外,而可见光不过占了整个光谱不到一亿兆分之一。
即使是肉眼可见的事物,由于每个人过往的经验不同,而用了各自设定的条件来过滤信息,使得每个人皆以不同的方式来诠释它们。
知觉是我们对外界认知的一种主观上的扭曲。这也是何以每个事件对于牵涉其中的不同个人而言,都是截然不同的经验的原因。如果我们只依赖五种感官(译注:眼看、耳听、鼻闻、舌尝、触觉),将只能得到整体真相的断简残篇。
事实上,人体具备的感觉能力远远超过五种生理感官,借着渐渐觉察到这些额外的感觉并加以运用,我们可以演化到更为直觉的第二个意识的层次。在第二层次我们开始认知到,能量是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在共振着,这有别于由五种粗糙的原始感官所主宰的第一个意识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