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痛-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还有这个原因要注意!
腰骶痛非常常见,而导致腰骶疼痛的原因也很多: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生殖器官病变等,都有可能出现腰骶部位的疼痛。对于腰骶痛的诊断,有一个原因经常被治疗师忽略,那就是臀中肌激痛点。
今天我们将通过我的多年经验,来全面地了解臀中肌疼痛的评估与处理,包括:臀中肌激痛点产生的原因,区分臀中肌疼痛和其他原因的疼痛,评估臀中肌疼痛的7个步骤,以及臀中肌的5个拉伸动作、2个训练动作以及1个松解方法。
臀中肌起于髂骨翼外面,止点于股骨大转子。其神经支配源于L4L5S1的臀上神经。臀中肌是大腿外侧稳定的重要结构,尤其是在单腿站立时。同时,臀中肌的前束兼有内旋的功能,后束兼有外旋的功能,以内旋为主。
Ⅱ 什么是激痛点?
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 ),是指骨骼肌肉能够激发疼痛的某一特定位置,这个位置通常可以摸到一个疼痛结节和绷紧的肌纤维痉挛带,触压时有疼痛加重和肌肉局部颤搐,可能引起远端的牵涉痛。激痛点是很小的,属于局部的肌肉痉挛或者挛缩。
Ⅲ 产生原因
臀中肌负荷过大
腰骶疼痛常见于网球、排球和长跑运动员。剧烈持久的运动,会使臀中肌受到损伤。此外,太极拳爱好者也会经常出现臀中肌激痛点,这是因为在太极拳中,有许多单腿站立、左右侧移动的动作,这些都会加重臀中肌的负荷。
肌肉损伤
直接的外伤,如跌倒、药物的肌肉注射,都会引起臀中肌损伤,引发腰骶疼痛。
臀中肌疼痛的评估
Ⅰ 如何鉴别臀中肌疼痛
在临床上,臀中肌疼痛应与腰椎间盘突出、梨状肌综合征等进行区别。
梨状肌综合征
压痛点低,梨状肌牵拉试验呈阳性。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两者很容易混淆,有人认为此二者同为一个病症,但实际上还是有所区别。臀上皮神经的末梢从臀中肌表面的臀筋膜传出至皮下脂肪内,传出点易受到卡压,虽然痛感相似,但相对而言位置较浅。
臀中肌疼痛
臀中肌激痛点引起的痛是深层的、固定的、模糊的,往往分布在一个弧线上,少数疼痛分布在臀部及大腿近端外侧。
Ⅱ 臀中肌评估7步骤
STEP 1) 观察姿态
患者从坐位转为站立行走时,通常会产生疼痛,需要屈髋走两步才能直立行走。仰卧位转侧卧位时,症状加重。走路比坐着更容易诱发腰骶部的疼痛,但这个位置的疼痛更需要与髂胫束、臀小肌、骶髂关节错位等进行区别。
STEP 2) 评估
对臀中肌激痛点治疗之前,要先对臀中肌进行评估。患者站立时,对姿势进行评估,通常骨盆会向健侧倾斜。臀中肌激痛点通常伴有阔筋膜张肌肌筋膜紧张。患者健侧卧位躺在床上,患侧屈髋90度,屈膝90度,患者大腿用力,向床面按压患侧膝部。如果膝盖不能碰到床面,则对臀中肌的评估结果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STEP 3) 寻找激痛点
评估后,开始在臀部寻找臀中肌激痛点。连接髂前上棘和髂后上棘,连线中点处通常可以发现激痛点,在中电附近,可以发现其他激痛点。一般可以找到三个。找到激痛点后,向下压。同时让患者调整呼吸,吸气时按压,呼气时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