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昨天读的,记是今日写的。随便写写,我不知道还记得多少。
时代是有魅力的,作者并不想把那一群人分为鹰派和鸽派,只是对大众来说,目前这是了解一件事情,最有用的方法。保守和维新,晚清国内和国外,藩主国和附属国,亲俄和亲英,官僚和民众等,都使这一时期充满着变数。
读书真的可以增广见闻,对林则徐的认识更加立体,不单单是课本中的样子。作者的意思是他是幸运的。最早研究国外的人之一,是研究国外的专家。在新疆也做了“坎儿井”方面的工程,所以也是水利学家,等等。历任陕甘总督、云贵总督之类,后逝于去广西的途中,大概也与道光三十年、咸丰元年事情相关,国内官僚相互制衡,也给了太平天国发展的机会。至于之后的事情,会有人遐想,如果他在是否会是另外一种景象。
应该还有好些事情,暂时不记得了,上面写的可能也会有点出入,只是想看看自己会记得多少,就想写下来。